颈部刀砍伤长达20厘米、腹部开放性创伤致胃、肠等多脏器外露,还伴随脾破裂、腰损伤、胰腺外伤等多部位损伤,伤者入院时呈失血性休克……近日,合肥何女士(化姓)因严重刀砍伤,被救护车紧急送至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立即启动创伤中心绿色通道,经过3个小时紧急手术、7个科室协作抢救,终将其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11月2日,经过20天的精心治疗,何女士康复出院。
七分钟集合到位,创伤中心“一键启动”
10月14日晚上7点30分,何女士被刀捅伤,颈部、腹部可见长约20cm伤口,腰部等多处损伤,大量活动性出血,腹腔内脏器外露,120紧急送至合肥市二院急诊,途中第一时间电话通知医院患者病情。8点01分,医院创伤中心将患者病情信息发送到微信工作群,启动绿色通道,并通知相关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8点08分,由普外科、ICU、耳鼻咽喉科、胸外科、骨科等组成的多学科救治小组全部赶到急诊,等待患者到达。
8点09分,患者到达急诊科,抢救正式开始。在开通深静脉通道补液纠正休克和颈部损伤清创、包扎止血等处理后,患者通过绿色通道被送至手术室。
一场手术8项修补,14名医护人员同台施救
分,患者到达手术室,手术团队就位。普外科、口腔颌面外科、五官科、骨科、胸外科、麻醉科、输血科等七个学科14名医护人员各司其职,上演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争夺战。
术中腹腔探查发现患者多发损伤,病情比预想的更为复杂。创伤中心经共同讨论后决定联合为患者开展“颈部广泛性切割伤清创缝合术+脾切除术+胃破裂修补+胰尾挫伤修补+网膜切除+膈肌破裂修补+胸腔闭式引流术+骨科清创缝合术”等8项手术。
对于严重的外伤患者来说,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和酸中毒被称为创伤致死的三连症。术中,为避免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输血科经过多方协调,通过不间断配血,持续给予患者补液输血抗休克治疗,整个手术过程持续三小时,患者输血量达2650ml。
20天精心治疗,顺利康复迎接新生
10月15日零点29分,患者由手术室转入ICU。术后大出血虽然止住了,但并未脱离生命危险,在重症监护室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同时,开展重症期间的康复辅助治疗,缩短住院时间。10月18日上午,气管拔管、呼吸机脱离,何女士的生命体征平稳,转入普外科继续治疗。11月2日,何女士出院回家。
“对于创伤大出血的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团队协同作战,救治流程无缝衔接是至关重要的。”合肥市二院创伤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医院成立创伤中心,从院前急救-急诊创伤抢救室-手术室联合救治-重症监护-专科治疗以及术后康复,实现了创伤病人一体化救治的闭环管理。由“病人等医生”变为“医生等病人”,大大缩短了救治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及致残率。
胡小丽朱沛炎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