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面对寒潮,这些常识得记住
  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疾病也将进入高发期。寒冷天气会导致血管收缩,刺激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梗、脑梗塞等疾病。老年人、肥胖人士、吸烟人士等高危因素人群,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慢性病人群等更要警惕。不能擅自停用降血压、降血脂和降血糖的药物;一旦出现血压突然升高、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诊。
  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医学中心兼心律失常中心主任马长生表示:“我们说心绞痛不一定是疼,比如说闷和憋都是心绞痛。或者在休息状态下胸口憋闷疼10分钟甚至于十几分钟还不好,就意味着他的冠心病严重了。”
  专家强调,对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发病后越早救治越好。“急性心肌梗死最重要的抢救时机叫黄金时间段,(行动)越早越好,最好就是60分钟之内。公众要切记,在最短的时间内行动,叫120或者家里开车尽快到医院急诊科。60分钟之内我们(医院)就会把病人的血管打开。”马长生表示。
  专家还建议,寒潮期间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必须出门的话要注意防寒保暖。通常大家出门会穿厚羽绒服、保暖的鞋子等,但有一个部位常会被忽视,那就是头部。由于血管密集,头部对寒冷的反应非常敏锐,身上暖了,但头部暴露在寒风中,也会引起血管收缩。一顶保暖的帽子、坚持规范佩戴口罩,既有利于疫情防控,也能有效抵御寒潮。
  寒潮面前不分老幼,年轻人也要注意。对有些年轻人即使在大冬天也不穿秋裤或者暴露脚踝的做法,专家认为并不可取,存在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喝酒能御寒”也是一种认识误区。酒精进入人体后会促使血压下降、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但同时也会加速散热,体温会越来越低。血压下降的同时也会导致心脏负担增加。严寒天气饮酒后出门活动,很可能出现严重后果。据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