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商务局、合肥市文旅局等发布了“点亮合肥”夜生活网红打卡地,翡翠湖1314与大蜀山、淮河路步行街、天鹅湖灯光秀等赫然在列,名扬合肥。建成仅有15年,翡翠湖是如何达到与大蜀山、淮河路步行街、天鹅湖“肩并肩”的?
小水库“出圈合肥”之路
翡翠湖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容成路1号,湖面947亩,原名古埂水库。
古埂水库最初为淠史杭灌区用于农业灌溉的输水渠道,最大蓄水量200多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6000亩。
过去,汛期时,古埂水库浊浪滔天、波涛汹涌。据资料记载,1984年夏天水库水位暴涨,险些漫过堤顶。旱期时,古埂水库又是另一番景象,库底朝天,龟裂满地。
随着合肥经开区的建设发展,古埂水库作为水利工程地位日益尴尬。最终,合肥市政府决定将经开区范围内的水利工程划归经开区管理,成立了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水务管理处。
2002年,古埂水库迎来了第一次华丽转身。合肥建设大学城,古埂水库逐渐失去农田灌溉的功能,合肥经开区提出将水库灌溉功能转为景观功能,水库及周边地区建为风景区。古埂水库也有了新名字——丽人湖。合肥经开区广招一流园林景观设计单位,对丽人湖重新规划设计,一座崭新公园初现雏形。
2004年,安徽大学前校长黄德宽看到丽人湖整体规划后,很是激动。黄德宽校长感觉,丽人湖很像一个镶嵌在合肥大学城中央的美丽翡翠,建议更名为“翡翠湖”。这个建议被合肥经开区采纳,翡翠湖名称便沿用至今。
经过重新规划建设,2006年翡翠湖建成,迎来了又一次迭代升级,变成了合肥西南部一颗美丽的翡翠。翡翠湖景区由生态休闲娱乐景区、大坝景观互动区、翡翠湖迎宾馆区和翡翠公园区组成,占地面积达2000余亩。
景区以“人文、生态、景观”的设计理念,结合现代及中国古典的造园方法,运用山、水、城、林等景观元素,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虽为人工湖,却宛如天成。
景区内植物种类丰富,乔木灌木地被结合,长绿落叶结合、陆生、水生结合,游人置身其间,立享身心放松、生态休闲的乐趣。树阵、草坪、求学大道、读书空间等景观元素分布其间,文化品位扑面而来。公园通过环湖路桥与广阔的湖面相连,具备观景、运动、健身、练艺、逗鸟、游船、休闲等功能,满足全龄人群所需。
湖间廊桥,连接东西,游人行至湖心,四周风光尽收眼底,堪比杭州西湖苏堤。湖内七彩音乐喷泉与岸边音乐广场彼此呼应,韵律十足。湖中小岛,形状如琴,不撩自鸣。
很快,翡翠湖便惊艳合肥,但合肥经开区并不满足于此。2017年3月,合肥经开区投资2.8亿元,对翡翠湖及公园、迎宾馆、周边学校、居民小区等约2400亩范围进行改造提升。此次改造提升完善外围绿道(人行道)、完善内部设施、已有项目提升改造、景观绿化提升,将翡翠湖片区打造成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型公园。4月,合肥经开区(南区)亮化规划进行招标,翡翠湖公园及周边成为重要节点之一。
2019年,翡翠湖“心形公路”的轮廓、里程数及周边环境因为满足了大家对于“城市浪漫主义生活”的想象,多次在网上被合肥市民热议。
心形公路由环翠路、翡翠路、丹霞路相互连接而成,空中俯瞰犹如一颗爱心。其全程约6.57公里,两个人携手走完一圈约13.14公里,暗寓“一生一世”之意,被许多恋人视为浪漫之路,成了约会打卡胜地。
2020年,翡翠湖“心形公路”亮化夜景很快刷爆合肥朋友圈。2021年5月20日这个特殊日子,人民日报发布了“心形公路”微博,翡翠湖瞬间“出圈合肥”,名噪全国。
人湖共生两大板块中心
仅用15年时间便晋身网红打卡地,翡翠湖“出圈合肥”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曾是合肥对自己的期许。对湖的重视,是合肥城市发展的一大特色。
合肥经开区成立于1993年4月,起步面积只有9.85平方公里。目前辖区面积扩大至268.97平方公里,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综合发展水平跃升至全国218家国家级开发区第11位。在经济发展、城区扩张过程中,合肥经开区对翡翠湖下足了资本。
2000年2月,合肥经开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翡翠湖与南艳湖和莲花大道为轴线的景观带便被作为开发区规划建设的“两带”之一。
2001年11月合肥大学城开建,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一大批名校进驻,为翡翠湖的自然生态注入了人文气息。截至目前,翡翠湖边的合肥大学城聚集了本专科院校19所,在校人数超过10万人。
2006年合肥经开区扩容,把“人文”作为设计理念首位的翡翠湖建成,其所在的西部大学城已是合肥经开区的5大组团之一。
2013年合肥经开区再次扩区,在规划“十三五”时期生产发展四大板块时,拥有人文生态优势的翡翠湖片区更是大进一步:
现代服务业板块围绕“一带两轴三核”的空间布局,规划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三核”之首,即是以翡翠湖为中心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核;
双创示范板块更是以翡翠湖为中心,依托周边高校丰富资源,规划建设大学城双创特色街区和一批主题创客空间、创客体验中心、创客公共服务中心等平台载体,努力打造创客天堂。
今年8月公布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翡翠湖作为双节点之一,构建创新要素集聚的“两湖科创圈”。
显然,正是自然、人文、城市不断融合产生的化学反应,让翡翠湖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进化动力,直至红遍合肥,红出合肥。
高品质生活区的巅峰之地
依山傍水、天人合一、诗意栖居是国人千百年来的人居梦想。翡翠湖卓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人文科创气息对品质居住者无疑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在产业不断发力、城区不断扩大、人口不断聚集的良好势头下,“十三五”期间合肥经开区着重优化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布局,南区打造“π”型生活空间布局,积极构筑“两核一廊四带”的生态空间:
金寨路以西突出产城一体、产教融合,提升产业、商贸、文化、教育、休闲等功能品质;繁华大道以北及沿线区域,强化与政务区联动发展,积极引导企业“退二进三”,提升区域生活居住品质和人口综合承载能力;始信路以东区域,强化与滨湖新区联动,大力提升区域教育、文化、卫生等综合服务能力;严格划定翡翠湖、南艳湖绿核绿线范围,保护生态绿地和生态水体,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宜业宜居开始成为合肥经开区的新标签,而翡翠湖片区无疑是新王者。早在2013年,合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凌斌便预言,合肥经开区是产城一体化的先锋以及统筹城乡发展试验田,翡翠湖板块会是合肥经开区的“思想区”,非常适宜居住。
根据《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翡翠湖片区将打造成高品质生活区,加快改善居住配套环境,完善多层次商业中心,建设开放式特色商业街区。以轨道交通沿线重要站点为平台,建设出行枢纽、社区居住、餐饮、文化、游憩休闲等功能复合的街区服务中心。提升景观与公共空间的标识度,优化生活性服务业功能和布局,提升高端生活品质、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
大学城、中环城等商圈成熟崛起,合肥地铁3号线开通运营,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教育集团等声名鹊起,2020年以来翡翠湖板块已然是合肥人居价值主升地,与天鹅湖板块渐呈双峰并峙之势。由于居住用地断供多年,要打造高品质生活区翡翠湖片区急需新鲜血液的补充。
所幸这一局面不久前被打破。2021年9月17日,合肥第2次集中居住用地拍卖,位于紫云路南、青龙潭路西的经开区JK202113号地块被招商以单价1300万元/亩,总价10.75亿元竞得,楼面价达9749.95元/平米。经开区JK202113号地块面积约92.08亩,距离翡翠湖仅一两公里。
建成15周年的翡翠湖,在仅剩一个多月的2021年,还会给出怎样的惊喜呢?11月19日晚,翡翠湖迎宾馆湖边栈道,合肥首场3D水幕灯光秀等你来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