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失德失范的行为在网络空间成为“过街老鼠”
日前,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就媒体提出的近期一些网络文娱事件,包括部分艺人失德问题时有发生,“饭圈”乱象、账号运营乱象、“三俗”问题容易反弹回潮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盛荣华指出,中央网信办最近又部署开展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专项整治,对账号运营乱象,主要集中力量整治五大乱象,一是违法违规的账号“转世”“穿马甲”,这里面也包括一些劣迹艺人和不良大V的账号被处置封禁以后“转世”了,“穿马甲”出来捞钱。二是整治用户账号名称信息违法违规问题。三是网络大V账号粉丝数量注水造假的问题。有一些网络大V动不动号称几百万、几千万粉丝,实际这里面很多都是有水分的,有“僵尸粉”“空壳粉”。四是用户账号的恶意营销。五是对未成年人违法售卖网络游戏账号。针对这五个方面的账号运营乱象,中央网信办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综合施策,多管齐下。
盛荣华表示,要健全网络行为规范。强化平台责任,引导网络行业加强自律,健全网络不文明现象投诉举报机制,在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专门开辟了举报栏目,要让失德失范的行为在网络空间成为“过街老鼠”,没有立锥之地。
重点整治直播带货中“刷单炒信”、价格欺诈等
盛荣华介绍说,中央网信办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重点执法,重点整治直播带货中的“刷单炒信”、售后服务保障不力、网络主播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价格欺诈这些突出问题,积极协同有关部门进行重点查处和有力惩戒。
盛荣华表示,今年2月,中央网信办联合全国“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7个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网络直播平台要建立直播带货的管理制度,依据主播账号分级来规范设定具有营销资格的账号的级别,依法依规确定推广的商品和服务类别。4月份,中央网信办又联合公安部等7个部门出台了《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在这个办法当中,对直播营销平台、直播间运营者和直播营销人员的有关行为做了规范,对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也做了进一步明确。
在知识问答平台管理方面,盛荣华介绍说,中央网信办要求知识问答重点平台,像知乎、豆瓣、微博问答、悟空问答、知识星球等这些重点平台务必落实好主体责任,督促指导他们健全平台内容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用户账号管理、内容分发、公众举报等机制,及时清理各类违法违规的信息和账号。通过治理,行业乱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网络生态得到了有效改善。
整治“饭圈”乱象已清理有害信息40余万条
盛荣华介绍说,中央网信办深入清理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等有害信息,从严处置了一批违法违规的账号,清理了一批违规的群组板块,做到了“查处一批,震慑一批”。目前,已累计清理负面有害信息40余万条,处置违规账号2万多个,群主6500多个,解散话题3000多个。
盛荣华说,今年6月份,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8月份,为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中央网信办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行动开展以来,社会各方形成了合力,行动开展扎实有效,具体成效可概括为四个字:“浓、严、强、建”。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