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情,为群众排忧解难,合肥经开区锦绣社区近年来以党建引领,构建基层信访工作新格局。在此过程中,锦绣社区形成了加强基层协商议事、加快化解信访积案、加大领导带头下访接访力度的基层信访“三驾马车”工作法,对基层群众反映的信访突出问题及时研判、快速办理、及时反馈,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区稳定和谐,进而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加强基层协商议事,创新成立“调解工作室”
近年来,锦绣社区以党建引领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协商议事能力,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面对居民发生的日常矛盾,社区党委坚持采用法、理、情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纠纷调解工作,创新设立由锦绣社区老党员陈万华牵头的“万华工作室”,成功调解基层矛盾50余起,有力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我们以快速排查、快速汇报、快速介入、快速化解的‘四快’服务为标准,努力做到基层矛盾就地化解,实现‘矛盾不出居、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陈万华说,调解工作室成立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对矛盾纠纷事件的定期排查,“对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对于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首先是发挥红色网格作为矛盾纠纷化解第一站的基础性作用,力争第一时间、第一地点调解化解矛盾。“我们还设置24小时红色调解热线,为居民提供矛盾纠纷受理服务。”
今年以来,在党史学习教育和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中,越来越多的基层党员和志愿者加入了“万华工作室”,发挥自治力量,倾听群众的心声,做群众的“贴心人”。“自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召开调解会议4次,化解群众纠纷7件。”陈万华说。
在“万华工作室”的带动下,社区党委还以主题党日为契机,组建“党员先锋调解志愿队”,挖掘辖区内法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教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才,成立长期稳定的红色调解队伍。“我们充分发挥协商议事委员会在基层纠纷调解中的特殊优势,为化解各种潜在性居民矛盾提供保障。”据介绍,目前锦绣社区已经形成由区、社区、居委会为基础,辖区企业等多方社会力量参与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将企事业单位矛盾纠纷的爆发点降到最小,直至化解。
如今,在锦绣社区,党建引领的协商议事已经普遍推广。2021年7月,锦绣菜市场有序开展搬迁,新市场试营业。在搬迁过程中,有个别摊贩存在抵触情绪。这时,党员们冲锋在前,耐心劝导调解,在台风恶劣天气下,主动为摊贩收拾摊位,把防汛物资及时送到他们手里,最终换来了摊贩的理解与支持,顺利完成搬迁工作。
加大带头下访接访力度,把牢初信初访关口
除了加强居民自治协商,锦绣社区的领导干部也一直坚持重心下移,严格落实首接首办制度,真心实意回应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切实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协调、第一时间答复,把问题解决在初始状态,把牢初信初访关口。
2016年,锦绣社区蔡岗棚户区拆迁安置项目启动,安置蔡岗棚户区搬迁户267户。2017年,天都苑安置小区正式进场施工。回迁安置工作于2021年3月18日正式启动。随着安置人员资格审核的完成和相关政策的确定,9月25日正式展开分房安置。267户回迁户通过抽签的方式,抽取了1013套安置房。
拆迁安置牵涉很多群众和家庭,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引起矛盾和纠纷。为此,在蔡岗棚户区拆迁安置工作伊始,锦绣社区就成立了以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分房工作领导小组和回迁安置工作组,进行现场指导,靠前指挥,深入拆迁户中了解民意、解释政策。同时,锦绣社区将拆迁补偿政策、资格审核、协议签订进度全部公开,在分房当天,还现场邀请6位群众监督员、2位社区纪委委员、2名公证人员对制作纸阄、验箱、阄票入箱、群众抓阄、阄票公示、群众确认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并摄录,确保分房过程公开透明,从而消除了群众对拆迁工作的疑虑,取得了群众的支持。
社区党委书记吴峰说,锦绣社区拆迁安置有11项遗留问题,每一项都令人头疼难以解决。“但党员们却迎难而上,主动认领遗留问题,用‘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踏破脚皮’的‘五皮精神’,研究解决办法,调整工作思路。有时群众的诉求确实与刚性的政策相冲突,想通过调解这条纽带走到群众心坎里,既需要智慧,也需要坚强的毅力。我们用党员的一身正气来化解上访群众的怨气戾气。”最终,在历时一年半、召开27次专题调度会、65次主动上门联系群众后,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社区多次和我们开安置房的沟通会,了解我们的需求。他们的诚意感动了我们,让大家相信他们是真心实意帮我们解决问题的。”居民聂大姐说,以前小区的印象是“违法建筑多、棚户区脏乱差”,而现在的安置房一点也不输周边的商品房,“质量好又美观,周边又有菜市场又有幼儿园,我再也不用跑老远去买菜。”
回应百姓“急难愁盼”,加快化解信访积案
加大化解信访积案,最大限度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锦绣社区党委融合“党建+信访”工作模式,在合力推动解决群众信访矛盾问题的同时,有效解决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锦绣社区成立一支资源共享、责任共担、难题共解的“轻骑兵”,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党员干部主动走出办公室,走进信访人家里,首先从感情上拉近与信访人的距离,并主动建立与信访人的沟通渠道,引导信访人依法上访,合理表达诉求,积极主动地调处化解矛盾。
2002年7月,沈某因项目建设需要被征迁,其妻户籍也于同年由肥西县迁入合肥经开区。沈某妻子因户籍是在拆迁后迁入经开区,所以无法在经开区获得安置,且户籍已从肥西县迁出,也无法在肥西县获得安置。沈某妻子的信访事项涉及不同区域、多个部门,问题复杂,沈某多年反映未果。为了妥善处理沈某所反映事项,锦绣社区党委主动与肥西县紫蓬镇党委对接,了解沈某上访问题的症结点,由党组织出面牵头,跨区域整合现有资源,做到责任共担,难题共解,最终将这件历时近20年的信访积案成功化解。
锦绣社区平安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说,通过这件积案的化解,他们总结了几条经验,“首先要把信访群众当作自己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作自己事,认真负责地为群众处理,让群众看到诚意,再难的事都能得到群众的理解。”此外,要主动与信访人沟通,弄清信访人的要求和想法,“以准确掌握其动态,为案件的处理打好基础,并留下联系电话,供群众随时联系。”
凭借着这样的工作方法和真诚的态度,锦绣社区近年来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和教育、协商、调解、疏导等措施,减少信访积案存量,有效地解决了矛盾纠纷。
以工作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锦绣社区党委书记吴峰说,近年来锦绣社区致力于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而信访工作则是衡量基层党建成效的重要标准。“我们要求党员干部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做好信访工作,想方设法解决好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尽最大努力促进和谐稳定。”
下一步,锦绣社区将继续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深入分析群众诉求,为群众出谋划策,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问题。同时做好源头预防工作,定期开展巡查巡防,尽早排除信访隐患,并提高就地化解工作实效,增强接访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我们会努力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信访群众的‘幸福指数’,为更多群众营造美好生活,也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凤娟刘小雨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