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2版
发布日期:
无数中国建设者书写着他们的“非洲故事”
河南小伙儿当上非洲酋长走红网络

  河南小伙儿在非洲当上酋长的新闻,近日再次走红网络。作为中国工程企业驻外员工的孔涛,2010年研究生毕业就被派到尼日利亚修铁路。长达10年的外派生涯,孔涛为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的建设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19年,为表彰孔涛的贡献,他被阿布贾吉瓦地区的土皇穆萨授予“WAKILINAYYUKA”(瓦基林·埃育卡)酋长称号。这是非洲豪萨语,意思是“工程领袖”。
  今年1月,孔涛已结束外派回国。12月4日,他接受了采访时透露,他在非洲当上酋长,是经过组织批准的;酋长并非简单的荣誉称号,他曾和近百名大小酋长骑马几个小时巡视领地……
  赴尼工作10年,当酋长经过组织批准
  那是孔涛终生难忘的日子。2019年的4月20日,他起了个大早,沐浴之后,他在同事的陪伴下,驱车前往阿布贾吉瓦地区土皇穆萨的宫殿,准备参加酋长受封仪式。
  这场荣耀的尼日利亚部落传统仪式,通过互联网向全球直播。在阿布贾工作将近10年,面对非洲朋友授予的至高荣誉,孔涛心里充满了光荣、喜悦、忐忑的复杂情绪。不过,当天在仪式开始前,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中方参加人员,最主要的心情还是好奇。
  孔涛说,整个酋长受封仪式过程中,耗时最长的一个环节就是穿衣服,“套完袍子戴帽子,老半天。然后土皇向我授予酋长证书、酋长权杖,然后就带着我出门到领地里走一走,看一看。”仪式进行过程中,部落百姓会在一旁唱歌和奏乐。
  孔涛到底是怎么被土皇相中,要封他为酋长的呢?“一次在土皇家聊天,他说他们酋长委员会开了个会,要授予我一个酋长称号。”孔涛说。
  孔涛研究生一毕业就被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派到尼日利亚工作,一干就是10年。他参与修建的阿布贾城铁,是西非地区第一条城铁,深刻改变了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的城市面貌。10年里,随着阿布贾城铁的建设和投运,吉瓦地区的小村庄也渐渐发展成为人流密集、商业繁荣的市镇。当地人切身感受到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建设者给自己国家和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初步向孔涛提出意向后,吉瓦地区酋长委员会还给中国土木尼日利亚公司发去一封公函,正式表达要授予孔涛酋长称号的意向。孔涛也同时向公司党委书记报告了此事。“书记很支持。”于是公司给酋长委员会正式回函,接受了对方的提议。
  和近百名酋长骑马几个小时巡视领地
  尼日利亚是国家政府机构和传统地方势力共治的国家。酋长作为地方政治首脑,享有实权,一般分为土皇、封疆大吏和县镇级管理者三个等级。孔涛获得的酋长封号在级别上仅次于土皇,属于“封疆大吏”。
  担任酋长之后,孔涛正式成为了当地部落中地位尊贵的成员,每逢重要节日,他都要和其他酋长一起出席。酋长的身份也进一步拉近了他和非洲朋友的距离。“跟当地人初次见面,只要说到我是吉瓦的酋长,对方都会瞬间感觉到非常亲切,然后话题会马上多起来,氛围也就变得相当融洽。
  成为酋长究竟是怎样的体验?非洲人对传统非常重视,第一次参加部落节日活动的时候,孔涛被提前通知当天要骑马。“我说我没有马,部落里说没事,我们有,给你准备好了。”
  本以为只是骑马把自己的领地走一圈,没想到当天的庆祝活动十分隆重,有大小将近一百位酋长参加。大家在前呼后拥之下,骑马顶着烈日在各个领地里走了好几个小时。等活动终于结束,孔涛也几乎筋疲力尽。还有一次,孔涛接到土皇穆萨的电话,穆萨问孔涛:“你知不知道有一个中国人在你那儿附近买了一块地?”孔涛说不知道。穆萨接着说:“离你那么近你都不知道?你是‘WAKILINAYYU⁃KA’,是酋长,你要履行你的职责,对你周边的一草一木都要关注。”
  在尼日利亚,酋长中既有穆萨这样的土皇和孔涛这样的“封疆大吏”,也有村一级的小酋长。孔涛说,自己不参与当地事务的实际管理,但土地买卖通常都会与酋长们进行沟通。
  通过微信与阿布贾土皇仍保持联系
  经过国内媒体的报道,孔涛无疑已是担任非洲酋长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人,但他并非被非洲人民授予这一至高荣誉称号的中国第一人。在中国土木尼日利亚有限公司,已有四名中国员工被授予酋长称号。公司外派尼日利亚时间最长的员工在尼工作近20年,把几乎全部的青春挥洒在了非洲大地上。
  今年1月19日,孔涛正式结束10年外派尼日利亚的生涯,回国工作。孔涛的“非洲故事”也并未完结。时至今日,他的微信名字仍然是“WAKILINAYYU⁃KA”。他告诉记者,通过微信,自己与非洲朋友和阿布贾的土皇、酋长们仍保持着联系。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