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电动车遮阳篷拆除后按垃圾分类处理
  本报讯合肥市非机动车违规安装遮阳篷(伞)拆除专项行动本月进入劝拆助拆阶段,拆除后的遮阳篷(伞)将如何处理?12月9日,记者从合肥市庐阳区城管局生活废弃物转运管理中心了解到,该中心对辖区内的废弃电动车篷进行了分类收集处理,截至目前已处理废弃遮阳篷(伞)近4000顶。
  12月9日上午,在交警部门设置的阜阳路与北一环路遮阳篷助拆点,转运工人们将这里堆积的约500顶废弃遮阳篷(伞)进行拆卸分类处理。他们用剪刀、钳子将遮阳篷(伞)的支撑骨架抽离出来,把起挡风作用的硬塑料透明板和篷身上的软塑料皮切割分离开,将一些细小的螺丝和钉子等小零部件也收集起来,再根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种分类法,逐一进行归类。
  在工人们的熟练操作下,分类处理一顶篷子大概需要5分钟。经过一上午的紧张工作,工人们将分类好的其他垃圾密闭运至庐阳区永青垃圾中转站,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则送到庐阳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进行相应的处理。
  除了上路进行分类拆卸,转运中心近期还组织工作人员到庐阳区设置的其他10个遮阳篷(伞)助拆点进行宣讲,仔细告知每个助拆点的志愿者和市民朋友,助拆后的电动车遮阳篷(伞)如何经过分类处理后,由专业运输车辆送至定点处理。如果对分类处理操作没有把握,也可以送到转运中心遮阳篷(伞)集中分类拆分点,由转运中心进行专业处理。或者拨打城管部门电话,由城管部门统一上门收集,送到转运中心进行分类处理。
  “我们主动提供废弃遮阳篷分类收集处理服务,一方面是为了切实提高广大市民对废弃遮阳篷进行有效分类的参与度和准确性,避免拆下后的遮阳篷混装堆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遮阳篷体积大,不好放到垃圾桶,随意丢弃很可能会误伤人。”转运中心负责人马文说。
  檀小川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