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
奋进“十四五”且看新淝河
“质”与“变”中引领城市向上力量



  时代洪流奔涌向前,五年不过弹指一瞬,但对于正在加快转型升级、全面华丽蝶变的淝河镇而言,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五年,1825天。每一页翻过的日历,都记录着淝河片区的点滴变化,也见证着这座省会城市新中心的日益崛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跨过4个十亿级台阶,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6个,新增绿化面积1500多亩,各类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过去五年,淝河镇紧紧围绕片区综合改造这一任务,一以贯之抓落实、一刻不停抓推进,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全面加快了城市内涵“量”的深化、城市能级“质”的提升。踏上“十四五”的征程,淝河镇上下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着眼长远、又干好当下,奋力建设“活力品质新中心、时尚气质新淝河”!
  求变焕新颜重塑片区品质空间
  如果城市会说话,那么,一个个重点项目施工现场就是最好的回答,它们以昂扬、火热的姿态,点燃了城市发展的强劲引擎。
  沐浴着新年的曙光,龙川路与上海路交口西南角,占地百亩的中国视界项目A3、A4两栋科研办公楼正在进行外装和景观道路施工;相隔不远的龙川路与大强路交口,一栋18层高的主楼及3栋裙楼拔地而起,将成为全省首家区级公共卫生与健康促进管理中心……
  2017年6月,淝河片区综合改造正式启动。得益于纵深推进淝河片区综合改造,一个品质化、现代化的新淝河跃然纸上。五年来,淝河片区累计征迁300余万平方米,从城乡接合部一跃成为全省城区中最集聚、最优质的发展空间。完成16宗、1400余亩经营性用地上市,一批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优质项目启动建设,形成了“拆”与“建”接续转换的良好局面。
  随着龙川路、上海路、郎溪路高架等一批重点道路(路段)竣工通车,绕城高速南淝河路互通立交建成投用,“四横五纵”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淝河片区功能配套全面增强。合肥一中、四十八中、屯溪路小学等名校加速集聚,淝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跻身全省首批社区医院,大强路睦邻中心、安百苑睦邻中心投入运营,优质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五年的昼夜更替中,淝河片区城市品质也得到了全面提升。通过重拳整治“违法倾倒、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累计查处违建约37万平方米;民康葛大店花园、珠光南苑等小区环境整治成效显著,龙川雅居、仁和佳园等5个小区顺利回迁,累计分房4858套,1.4万余名群众实现住有宜居。数字化治理扎实推进,“大共治”两级体系全面建立,案件处置率达100%,市容市貌极大改善。
  求实稳民生百姓畅享优质生活
  在20多平方公里的淝河片区内,每一街、每一景的精致建设正在扮靓这座新时代“向往之城”的“面子”。而作为城市的“里子”,近年来,淝河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提升民生福祉,老百姓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2021年秋季,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教育集团祁门路中学、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教育集团祁门路小学正式投入使用,专业教室、教研用房、图书馆、多功能厅、合唱厅、教职工餐厅、风雨操场等配套设施齐全,淝河镇的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
  这只是淝河镇倾心为民的一个缩影,五年来,淝河镇各类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特困救助、优抚安置等托底政策全面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实现全覆盖,卫立煌故居陈列馆正式开馆,区图书馆淝河镇分馆挂牌运行,一批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开放,公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面对合肥市出现新冠确诊病例、疫苗接种“一针难求”的情况,淝河镇创新开展接种点进单位、进工地、进小区,全年完成疫苗接种15.1万针次,实现“应接尽接、应种尽种”,各年龄段人群疫苗接种指标均位于包河区前列。
  从昔日的“脏乱差”到如今“会呼吸的绿飘带”,五年来,淝河镇向绿而行,生态环境迎来实质性好转,为群众供给更多“绿色福利”。
  南淝河沿线砂石货场码头、混凝土搅拌站全面关停,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稳步推进,右岸面貌焕然一新。巢湖南路、太平湖路、龙川路等道路绿化全面提升,淝河生态公园被誉为高铁线下的“景观廊道”,城园一体生态格局初步呈现。关镇河实现水清岸绿,南淝河达到地表四类水标准,迎来历史性好转。与此同时,河长制、林长制落地落细,入河排口普查登记全面完成,城市园林市场化管理全域推行,新增绿化面积1500多亩,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态之城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求进谋转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作为改善民生的基础和前提,五年来,淝河镇聚力创新转型,经济发展实现突破性跨越。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持续加大的下行压力,特别是新冠疫情影响,淝河镇千方百计扩增量、强动能,经济发展保持稳健向上的良好态势:2021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亿余元,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百亿,为全区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指标“成色”明显提升,五年累计完成招商引资160余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近140亿;区级财政收入、地方级收入均增长4倍以上,居民收入实现倍增,区域综合实力、投资潜力显著提升。产业“能级”明显增强,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6个,国网电力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进驻,“中国视界”启动区加快建设,产业形态加快向科创型、总部型迈进。营商“生态”明显改善,“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淝河镇保障项目建设实施细则》《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推进重点项目制度》落地落实,有效解决了一批企业生产经营难题。设立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代办中心,“金牌店小二”服务提质增效,营商环境更加市场化、法治化、规范化。
  咬定经济发展目标不放松的同时,淝河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开创了服务效能与治理水平双提升的良好局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升。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服务质效持续优化。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社会各界监督,权力运行更加规范有序。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求思聚力量走好新淝河赶考路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淝河镇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系列活动全面铺开。
  今后五年,是淝河发展“提速增势、大有作为”的黄金五年,更是实现“蝶变重生、跨越转型”的关键五年,镇党委班子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淝河实际结合起来,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昂扬的斗志,走好赶考路、奋进新征程。
  围绕“突破”这一关键词,淝河镇将力争在高质量发展、高标杆建设、高效率治理、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政务等方面“火力全开”。力争到“十四五”末,初步建成合肥市乃至安徽省高质量产业聚集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商贸业销售总额、服务业营业收入“三个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综合实力迈入全区前三。同时,对标长三角先发城区建管标准,持续优化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推进精致建设、精细管理,让片区品质更“精深”、颜值更“靓丽”,时尚气质的新淝河形象更有底色、更富特色。与此同时,推进民生改善向优质、共享转变,实现基础教育更加均衡、公共服务更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稳步提升,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合肥市领先,城镇登记失业率维持在4%以内,共同富裕水平显著提升。
  潮平海阔催人进,风正扬帆当有为。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承启之年,淝河镇将蓄力起航、破浪前行,切实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成果转化为推动全镇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奋力谱写“活力品质新中心、时尚气质新淝河”崭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史琴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