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街谈巷议】“女士优先”也不该强迫“男士礼让”
  近日,一段女子在深圳地铁“女士优先车厢”内挨个嘲讽男乘客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里,这名女子情绪激动,一会儿指责男乘客“都2022年了,还有男士好意思坐在女士优先车厢的座位上”,一会儿指责其他女性乘客“选择无视”,此外还讽刺其他男乘客“恭喜你2022年成为美丽的女士,祝你减肥成功”。争议发生后,深圳地铁表示该车厢并未禁止男士使用,让座遵循自愿原则。(1月4日中新社)
  说好是“女士优先车厢”,却仍有一众男士安坐。面对此情此景,个别女士义愤填膺,似乎也是情有可原。当然了,有委屈、有意见是一回事,表达的方式方法则是另一回事。至少,从流出的视频看,当事女子挨个嘲讽身旁男乘客的做法,是有待商榷的。
  所谓“女士优先车厢”,自诞生之初,就伴随着各种争议。从最新的这起案例来审视,其还是陷入了“同一概念,各自解释”的局面。很多女乘客默认,“女士优先车厢”,就应该女士专用、男士止步;而不少男乘客则坚信,“女士优先车厢”更多是倡议性的,并不排斥男性乘坐……根据地铁运营方的回应,或许后一种理解才更符合官方的定位。可是,诸如此类的“权威说法”显然不能定分止争,反倒引发了新的困惑与质疑。
  理想状态下,男士理应自觉“成人之美”,从而自发实现特定车厢内“女士优先”。只是,这套逻辑明显存在漏洞:首先,“女士优先”乃是一种普遍价值,非但个别车厢内适用,在所有公共交通场景下都应该是成立的。既然如此,专门设立“女士优先车厢”,是不是反倒显得刻意了呢?再者,大城市地铁基本都是满载运行,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更是如此,指望男乘客展示“绅士风度”,是否可行?是否有些强人所难呢?
  “女士优先车厢”,会不会变成“女士车厢”?这取决于民间高频互动所形成的默契与约定俗成。这个过程或许多多少少会有摩擦,但大可不必挑事,更不可搞成胁迫,强加于人。□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