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投入46.7亿元,改造城镇老旧小区726个;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2.02万套,发放租房补贴近1.2亿元;新增各类租赁住房5万余套(间),培育了20家专业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十三五”时期,合肥市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住房保障品质稳步提升。
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实现了“老房新用”。今年,合肥市包河区骆岗街道包河苑广电小区12栋3单元的居民就感受到了这种喜悦,该街道首部成功加装的电梯崭新登场。“有电梯太方便了,出门买菜散步,再也不用爬楼梯了。”广电小区居民叶利光说,174户住户中多数为老年人,“上下楼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事是好事,但推进过程并不容易。加装电梯涉及住户多,统一意见难度大;涉及资金高,分配承担难平衡……为了打好这张“利民牌”,属地社区和街道成立了加装电梯工作自治管理小分队,建立微信群积极宣传相关政策,参与前期业主协调会,对加装电梯进行沟通解释。
随着建设呼声越来越高,一些业主还自发上门做思想工作,配合做好日照分析、提供检测资料,协助化解因加装电梯而产生的邻里矛盾。“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政府有补贴。后期维修还能提取住房‘养老金’。”一番解释沟通后,该单元所有业主签署了前期意见征询表和相关申报材料。自2019年以来,合肥市已经累计开工建设电梯804部,建成使用电梯472部,在建电梯332部。
“十三五”期间,合肥市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累计投入46.7亿元,改造城镇老旧小区726个,总建筑面积2055万平方米,涉及8726栋,惠及76万余人。
住房保障品质稳步提升
为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十三五”以来,合肥市颁布实施《合肥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分类实施保障,对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实现申请对象应保尽保。扩大租房补贴发放范围,提高保障标准。2019年,合肥市在安徽省率先将新就业无房职工和稳定就业务工人员等新市民群体纳入租赁补贴,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并推进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住房保障品质稳步提升。
截至“十三五”末,合肥市累计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2.02万套,累计发放租房补贴近1.2亿元。五年中新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安置房13.1万套,基本建成8.5万套,超额完成省下达计划。
“十三五”期间,合肥市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相继成为全国首批住房租赁试点城市、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城市、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同时,率先出台租赁住房财政奖补政策,完善住房租赁支持政策,增加租赁住房有效供应,培育住房租赁市场主体,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住房租赁体系基本建立。截至“十三五”末,合肥市累计新增各类租赁住房5万余套(间),培育了20家专业化规模化租赁企业。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