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记者从安徽省气象部门举办的2021年气候情况通气会上获悉,综合全年气候要素、极端气候事件及其灾害影响,2021年属于“较好”气候年景(气候年景分为5个等级:好、较好、正常、较差、差),为近6年来首次。
气温创60年来新高
2021年,全省平均气温17.2℃,较常年(1991~2020年平均值)显著偏高1.0℃,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简称“历史”)最高。其中冬季(2020年12月~2021年2月)显著偏高1.4℃、秋季显著偏高1.2℃、春季偏高0.4℃、夏季偏高0.2℃。
全省平均入春时间2月27日比常年提早15天,为历史第二早;平均入夏时间5月12日比常年提早6天;平均入秋时间10月6日比常年推迟13天,为历史最晚;平均入冬时间11月22日比常年推迟3天,其中马鞍山、宿松、望江和枞阳入冬时间为历史最晚。
降水量与常年持平
全省平均年降水量1240毫米,与常年持平。从空间分布来看,沿淮淮北809~1294毫米,江淮之间855~1291毫米,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1055~1860毫米。其中,淮北市降水量为历史最多。
与常年相比,淮北北部比常年偏多3~5成,其他地区正常。冬、秋季降水偏少,其中冬季为2012年以来最少;春季与常年持平,夏季偏多2成。2021年,我省入梅偏早、出梅正常,梅雨期偏长,梅雨量略偏多,梅雨强度正常。汛期降雨总量偏多2成,但未发生大范围持续性洪涝。
年日照偏多92小时
全省平均年日照时数1954小时,比常年偏多92小时,为2014年以来最多。从空间分布来看:沿淮淮北大部、江淮中部局地2000~2474小时,江淮西北部、沿江江南中部1630~1800小时,其他地区1800~2000小时。
与常年相比,全省普遍偏多,其中皖西北、江淮中部、皖东南和皖西南偏多100~516小时。冬、秋季日照偏多,其中冬季为近38年来(1984年以来)最多;春、夏季偏少。
耿天宇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