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私家车数量迅猛增长,小区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无论是老小区还是新小区,往往都是“一位难求”。而在与业主的停车位之争中,租户更是明显处于下风。如何平衡业主与租户之间的停车权益,是小区管理中的痛点、难点。连日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走访省城多个小区,探寻这一问题的解决思路。
典型案例小区车位紧张,租户车辆被拒之门外
“自2022年元月1日起,未在车辆识别系统内的车辆一律禁止入园。”月1日,合肥滨湖顺园小区门口摆放的一块温馨提示牌,让一些居民不但没有温馨的感觉,反而感到心寒。原来,小区物业迫于小区内车位紧张,优先考虑业主的权益,禁止租户车辆进入,并称这是不得已之举。
“现在我们想要租停车位也租不到,小区地下车库只给业主用,地上的公共车位也不让我们停车。”1月4日,滨湖顺园小区租户杨先生无奈地说道。此前,租户们还可以正常进入小区并使用停车位,物业的新做法让他们很难接受。“我们租了业主的房子,居住在这个小区,那我们的车停哪里?”
带着杨先生的疑问,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采访到滨湖顺园小区物业负责人叶先生。他表示,滨湖顺园作为回迁小区,建筑体量大,入住率高,南北两区的车位共有3188个,截至2021年12月1日通过系统审核的车辆就有5000多辆,其中业主车辆3500多辆,租户车辆1500辆左右。
“我们和交警部门协商了,租户的车辆暂时可以停放在小区外道路两边的临时车位上,晚上8点到早上7点是不收费的。另外,我们物业也会和周围商用停车场协商,待达成一致就让租户的车晚上停到商用停车场里。”叶先生说。
记者探访物业也很头疼,尽量给租户提供方便
小区车位紧张是客观现实,是否意味着租户停车需求就被排除在外呢?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小区停车难也是令物业头疼的问题。为解决租户的停车难题,一些小区物业也是想方设法,比如实行差别化收费、业主车位转租等,尽可能给租户提供方便。
在包河区美邻馨园小区,物业采取了差别化收费的方式。据了解,该小区登记在册的车辆有110多辆,但小区内仅有72个车位,业主的车每天收费1元,租户的车每天收费5元。通过差别化收费,一方面令租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停车权益,另一方面能够控制进入小区车辆数量,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在蜀山区信旺·华府骏苑南区,车位紧张也是老大难问题。“我们南区只有地下300多个车位,一共1000多户业主,业主都排着队等车位呢!”月6日,该小区物业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车位对外出租上也是优先考虑业主权益。至于如何解决租户停车问题,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好在小区附近有一处6层高的公共停车场,每月租金200元,与小区每月180元的租金差距不大,这也是租户停车的优先选择。同样位于蜀山区的琥珀五环城·和雅阁小区,建成交付已有6年左右,小区内分地下产权车位和地上公共车位,也未对租户开放。但据小区物业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租户可以租用业主转让的车位。即便如此,租户的停车需求也很难完全得到满足。
如何解决缓解停车难题,新增停车场所是关键
一番探访下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发现,小区车位配比不足与租户停车需求旺盛形成强烈对比,而对于一些小区采取的缓解停车难题的办法,也有租户并不买账:“租户交了租金、物业费,不该与业主同权吗?”
那么,租户究竟能否与业主同权呢?有关专家介绍,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小区公共停车位属于全体业主共有,但并不属于业主出租时可以处分的个人附属财产。车位的使用必须受制于管理规约。另外,小区公共停车位必须优先满足业主的停车需求,管理规约对业主与租户实施差别对待具有正当性。
由此可见,在与业主的停车位之争中,租户处于下风也是必然。缓解停车难题,归根结底还是要增加停车位供给。
记者查询了解到,为了缓解小区停车难问题,相关部门正在推动出台《合肥市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和美小区三年行动方案》。其中提出,对停车矛盾问题突出的住宅小区,经业主大会决定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后,可利用闲置地块、地下空间新建停车场,选择合适区域集中建设大型停车场。支持有条件的住宅小区与周边共享停车资源,实施错时停车;对住宅小区周边道路具备夜间时段性停车条件的,探索设置时段性路内停车位。对具备条件的住宅小区,鼓励社会资本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场。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见习记者郑玲记者吕欢欢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