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月9日下午从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了解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6.9级地震发生后,因灾受伤人数升至9人,均为避险不当所致。截至目前,8人已出院,1人留院观察,无人员死亡。
据不完全统计,青海省各部门和相关地区共出动5000余人、车辆1100余台,参与震后抢险救援。截至1月9日0时,海北州共排查168368人、房屋28537间、畜棚1601座;排查评估城镇房屋建筑121栋,建筑面积38.8万平方米;排查学校179所、医疗机构212所、社会服务机构35个;排查矿山等工矿商贸企业157家。
青海省应急管理厅政治部主任李军介绍,本次地震共导致海北州5831人受灾,紧急转移分散安置16户65人(其中皇城乡12户45人,阴田乡4户20人);严重损坏房屋217间,一般损坏房屋3835间;畜棚倒塌6座、一般损坏145座;供排水管网损坏15千米,供热管网损坏3.96千米,省道损坏3.3千米,乡村道路损坏8千米,桥梁损坏3座,涵洞损坏1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成灾1处,祁连山国家公园管护站均不同程度受损。
目前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应急救援保障工作有序实施,灾情核查全面深入,灾区群众妥善安置,水电暖气供给正常,生活保障物品供应充足,市场秩序平稳有序,社会治安稳定良好。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1月8日1时45分在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织专家对青海门源附近地震活动进行了研究分析,初步判断这次地震为主余型。
据悉,此次门源6.9级地震震中附近200千米范围内,1900年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8次,大部分历史地震序列为主余和孤立型。截至8日10时,共记录到此次地震3.0级及以上余震8次,其中5.0至5.9级地震1次,4.0至4.9级地震1次,3.0至3.9级地震6次,地震序列衰减正常。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高级工程师韩颜颜介绍,一次较大地震发生后,在其震源区及邻近区域会观测到地震活动的明显增加,这些明显增加的地震一般称之为余震,先发生的这次较大地震称之为主震。一般来说,余震的强弱与主震大小有关。主震越强,余震活动越强,次数越多。余震活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强度和次数上逐渐减弱。
韩颜颜进一步介绍,根据地震序列的能量分布、主震能量占全序列能量的比例、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的震级差等,可将地震序列划分为孤立型、主余型和震群型三类。其中震级差大于2.4级为孤立型,震级差大于等于0.6级、小于等于2.4级为主余型,震级差小于0.6级为震群型。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