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拨付资金1288亿元,33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支出1316.4亿元,攻坚教育投入重点难题……1月13日上午,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奋勇争先开新局”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省财政厅有关负责同志晒出了2021年“民生账本”,介绍了2022年将如何抓好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保障。
拨付1288亿,33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
2021年,省财政厅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群众的“好日子”,各级财政累计拨付资金1288亿元,33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兑现了向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围绕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七有”目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成一大批农村公路、饮水工程、卫生改厕、水利设施、美丽乡村等,为建设美好安徽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精心实施民生工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营造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党委政府得民心的良好局面。
去年9月份,省财政厅开展2022年民生工程项目公开征集,累计1.7万人次参与,提出54个项目。结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有关医疗类、教育类、交通类、社区治理类、文化旅游类等24项民生实事类建言,对标近三年沪苏浙民生实事做法,对252项具体项目进行认真研究。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创新民生工程建设模式的要求,聚焦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研究提出2022年民生工程项目选择建议,拟实施20项民生工程,包括喝上引调水工程、区域医疗水平提升行动等10项民生大事,中小学课后服务、15分钟健身圈、15分钟阅读圈等10件关键小事,努力让老百姓生活有盼头、有甜头。
支出1316亿,攻坚教育投入重点难题
据介绍,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498亿元,支出完成7592亿元,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明显增强。除了投入1288亿元推动33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财政部门以保障民生支出为底线,让群众有“得”更有“感”。
“全省教育支出1316.4亿元、增长4.3%,是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类支出。”省财政厅厅长谷剑锋介绍,过去一年,财政部门攻坚教育投入重点难题,开展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力度等专项调研,起草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统筹22亿元支持省属本科高校学科等内涵建设,尽最大努力逐步提高各教育阶段生均经费水平。
稳就业筑牢民生之本。2021年,财政部门积极筹措稳就业资金30.8亿元,支持推进各项就业政策落地见效,全省预计城镇新增就业70.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2.6%,同比增长7.1%。支持实施中小微企业稳岗补贴、“共享用工”补贴等政策,着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支持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等,为重点人群提供就业“托底”。
投入再加大,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基础
2021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步之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省财政厅将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调整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全省各级财政投入166.7亿元,比上年增长2.8%。切块安排新增地方一般债券资金31亿元,支持脱贫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全年资金执行进度达到97.5%,位居全国前列,为全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坚实保障。
下一步,全省财政部门将聚焦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将持续加大一般公共预算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增强预算对重大“三农”政策保障能力,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和监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韦韬瑞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