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02版
发布日期:
打造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
  1月17日上午,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展现了“全省生产总值总量突破4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的成就,也描绘了2022年的发展蓝图。新的一年,安徽生产总值预计增长7%以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左右。我省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安徽。
  经济发展
  支持民企参与国资国企改革
  原文:多措并举活跃市场主体,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解读:2022年,我省将坚持保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强主体并举,加大政策实施力度,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我省将加大减负纾困力度,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出台助企纾困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政策举措,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政策实施,建好用好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高首贷户、无还本续贷、信用贷款占比,新型政银担业务新增放款1000亿元以上。
  同时,加强能源保供,提升“四送一服”等平台效能,加强重点行业产业链产销供需对接,着力缓解缺煤、缺电、缺芯、缺柜、缺工问题。我省还将有效治理随意限贷抽贷断贷、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等现象。
  2022年,我省将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开展妨碍民营经济参与公平竞争等问题排查和整治,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同时,落实民间资本准入平等待遇,进一步清理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领域不合理限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资国企改革。
  营商环境
  将力争新增上市企业30家
  原文: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开展营商环境问题大起底专项行动。
  解读:2022年,我省将实施上市公司倍增和基金规模倍增计划,开展数字赋能普惠金融专项行动,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设立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加强与京沪港深交易所合作,力争新增上市企业30家。
  同时,我省将开展营商环境问题大起底专项行动,常态化推进营商环境对标沪苏浙,着力解决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全省一单”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开展“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推行“智慧化+信用化+网格化”监管。
  创业安徽
  “1024开发者节”写入报告
  原文:启动创业安徽建设。实施创业安徽行动意见,用创业感召天下英才,用创业整合市场要素,用创业推动产业集聚,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00万户以上。实施创业筑巢工程、新徽商培训工程,重点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业。省市要依托主导产业扩容多层次创业平台,举办系列创新创业大赛,支持办好“1024开发者节”等活动,建设一批“创业咖啡”、孵化器、加速器。
  解读:“1024开发者节”由科大讯飞于2017年发起举办,致力于打造一个属于开发者以及所有AI科技工作者的节日,目前已发展成颇受关注的节日盛会和全民AI的品牌印记,聚集更多年轻人共同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2021年10月,第五届全球1024开发者节在安徽合肥举办,以世界声音博览会、科技博览会、AI开发者大赛、AI城市峰会、AI创孵公益行动、AI高峰论坛等多样化的形式,打造一场属于人工智能的节日盛会。
  “科大硅谷”
  打造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
  原文:启动“科大硅谷”建设,以最优生态集聚最高端的资源,努力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高产田”。
  解读:2022年,我省将发挥科技体制改革引擎作用,培育科技创新更大增量优势,坚持市场化导向,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把科技创新势能更多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迈出创新安徽建设新步伐。
  我省将推进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强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推进深空探测实验室建设,加快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组建环境、未来技术、数据空间等研究院,建设一批前沿交叉研究机构。同时,我省将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健全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实施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
  我省还将高水平建设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强用好安徽科技大市场,办好中国(安徽)科交会,让海内外更多科技成果为我所用。我省将完善科研立项、科技成果评价激励和免责机制,深化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
  我省将启动“科大硅谷”建设,以最优生态集聚最高端的资源,努力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高产田”。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中心,支持区域性人才强市建设、实施江淮战略“帅才”、产业“英才”、青年“俊才”制造“匠才”计划。我省还将开展“百万大学生兴皖”行动,实行全方位的政策保障,让他们安心留皖、放心创业、舒心定居。
  长三角一体化
  黄山-千岛湖高速公路今年建成
  原文: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解读:我省将加强与沪苏浙重点领域合作,推动重点协同深化事项落地。加强与上海开放平台对接,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安徽城市展示中心、海外高端人才招引基地。深度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强G60科创走廊建设,设立运行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安徽中心,开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联合攻关、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更多嵌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022年,我省将加快建设沿江高铁武汉-合肥-上海段,建成黄山-千岛湖高速公路。我省将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与上海开放平台对接,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安徽城市展示中心、海外高端人才招引基地。将深化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支持宣城与湖州毗邻地区开展皖浙合作示范。加快顶山-汉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培育新的新型功能区。协作建设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
  皖北振兴
  将突出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原文:推动皖北、皖南、大别山革命老区等提速发展。
  解读:我省将推进皖北振兴,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突出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形成推动皖北发展的乘数效应。我省将用好沪苏浙结对帮扶皖北城市机制,尽快取得一批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开工建设皖北8个县(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下转AI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