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I08版
发布日期:
“双减”背景下的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
大学教授工作站激活中小学课堂
  化学教授走进中学课堂为学生上化学课、数学教授为中小学生设计“双减”后的数学作业、英语教授指导中小学校园国际英文拼词大赛……数月来,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的师生们面对学校“教授工作站”层出不穷的新招,又惊又喜。此前,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大学教授还能来到中小学校园上课评课、打磨课程、指导教研,但自从合肥师范学院与合肥市包河区一场深度的校地教育合作启动后,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的师生们“想不到”的事儿越来越多。
  “双减”的关键是教师队伍建设
  2021年8月30日下午,合肥师范学院与合肥市包河区政府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这标志着合肥市西安路学校正式成为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
  “双减”意味着增效。“双减”需要好老师。
  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这所年轻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只有27岁,教师年轻,师资薄弱。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为学校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是摆在合作办学面前的第一道难关。
  2021年10月25日上午,经过前期细致谋划,“合肥师范学院驻附属西安路学校教授工作站”正式揭牌,这意味着合肥师范学院各专业教授、专家将会有计划地进入附属学校实施帮扶,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发校本作业、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出谋划策,提供支持。
  “多学科大学教授走进中小学校园,与青年教师建立‘1对1导师制’,这一创新之举,在合肥市乃至安徽省都较为罕见。”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校长徐年乐向记者欣喜地介绍道,数月来,教授工作站的作用正在慢慢凸显,尤其对于学校青年教师的帮扶,非常有效。
  “首先是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上的个性化需求。”徐年乐说,大多数中小学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受条件限制,多是统一的标准和模式,难以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而教授工作站的“1对1导师制”培养,恰恰满足了青年教师差异化、个性化需求。
  其次是大大促进学校的课堂改革,创建高效的生本课堂。教授直接进入附校中小学课堂现场“把脉”,诊断问题,解读课标,追寻核心素养。“比如,‘双减’之后如何布置出更高效的作业?教授就从作业设计上进行指导。”在教授们的指导之下,学校正在全面推进校本作业设计,下学期将推出校本化作业,这是学校践行作业改革的又一突破!
  再次是全面提升附校科研水平,创建特色的校本课程。教授工作站揭牌以后,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的教师有了与教授一起做课题的机会,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把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培养出更多的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徐年乐道出了其中的关键。从构建全学科阅读体系,到精心设计校本课程,再到重构艺体课程体系,学校创建特色校本课程的思路更加清晰,步伐更加坚实。
  “教授工作站”激活中小学课堂
  “领航员”:她像赛车的领航员,我在开车,但她告诉我“这个路线更完美”。
  孙鹏志今年28岁,是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的一名化学老师,去年9月刚刚调入该校。学校教授工作站成立以后,孙鹏志和另一名同事又成了“学生”,他有了自己的专属“导师”。“真没想到从学校毕业后,还能面对面得到大学教授的授课和专业指导。”
  孙鹏志的“导师”许俊翠是合肥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教授,个多月时间以来,许俊翠四次到孙鹏志的课堂听课,还亲自给初三学生上了一节化学课。“她每次来都提前进入课堂先和学生们聊一会,调查学情,再做课堂记录,课后点评时把我上课的问题指出来,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我改进课堂教学质量。”孙鹏志感激地说道,除了课堂上,课后遇到问题,线上请教,教授也是毫无保留地解答。
  在一次次实际交流中,孙鹏志收获满满。“感觉她像赛车的‘领航员’,我在开车,但她告诉我‘这个路线更完美’。”
  “明灯”:我在黑暗中摸索感觉迷茫时,她一句话点醒照亮了我。
  徐文琴,一名80后美术老师,来到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四个年头了,“教授工作站”成立后,她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不管是教学上,还是比赛活动中,宋雪教授都提供了很多指导和帮助。”有一次,徐文琴为八年级学生上美术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她自感做了充分准备,但宋雪教授仍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她的问题。“上课语速偏快,PPT选择不够恰当,还提醒我课堂上应注意知识点与课程思政的结合,把课程思政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这些都对我日后课堂教学有改进作用。”
  不仅“走进来”,徐文琴也跟着宋雪教授“走出去”,宋雪教授将学校的美术组老师带到合师院大学课堂上扎染课,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他们又将所学运用到平时教学工作中。“感觉宋雪教授就像‘明灯’,我在黑暗中摸索感觉迷茫时,她往往一句话就点醒照亮了我。”
  2021年9月,徐文琴斩获合肥市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的殊荣,即将代表合肥市参加第九届安徽省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
  “火车头”:带着年轻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姜心玥是学校小学部英语教师,2021年9月刚入职,教学经验较少,“教授工作站”钱莉娜教授的到来就像一场“及时雨”。“智慧课堂应用可以再增多一些,学生分组形式要多样化,顾及全体学生,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整体风格应活泼,应坚持全英文课堂教学,制造语言氛围。”姜心玥说,这是钱莉娜教授第一次实地听课后,给英语教研组提出的改进方向,让大家十分受用。
  钱莉娜教授还为学校引进了SpellingBee国际英文拼词大赛,以赛促学,用丰富活泼的形式,提高内驱力,拼词比赛中又融入教学检测,发展学生兴趣,针对性开展社团活动,搭建训练比赛平台。“校园社团活动与国际赛事接轨,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量,提高英语兴趣和学习内驱力。”姜心玥说,钱莉娜教授就像“火车头”,带着他们年轻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自己要多跟在后面好好学习。
  高校附校间一场多方共赢的合作
  “教授工作站”成立数月,实践证明,这并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而是师范高校与附属学校优势互补、双向互动、共同发展的良性模式。与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青年教师一样感触颇深的还有“教授工作站”的教授们。
  数月来,许俊翠教授多次随堂听课,诊断课堂教学,下课后立刻与年轻老师一对一私谈,共同讨论,找出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有时,她还亲自为中学生上课,直观示范。许俊翠注重转变年轻教师观念,从年轻老师的自身角度出发,帮他们分析进行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许俊翠切实感受到,教授工作站在附校和高校之间起到了沟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桥梁作用,非常有效地促进了双方共同进步、协同合作与良性循环,对于教授工作站成员和青年教师来说也促进了彼此的成长与进步。“无论是附校和高校,还是教授与年轻教师均受益匪浅,可以说是实现了共赢。”
  合肥师范学院英语师范学科教授蒋道华是首批进驻“教授工作站”展开工作的学科带头人,他遴选了6位英语学科教授和副教授参与到驻站活动中。他告诉记者,构建工作站时,英语学科方向的老师积极性很高,“我们很多老师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但对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不熟悉,工作站正好契合我们很多老师的专业发展意愿。”
  进驻工作站后,蒋道华和其他教授们一起走入中小学课堂进行教学实践,开展英语课堂教学诊断工作,完善课堂教学,引领一线教师反思课堂、反思教学方式;借助教授工作站平台,强化跨区、跨学校的沟通交流,帮助附属学校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他优秀学校的做法,取长补短;响应“双减”,丰富社团活动,组织赛事,丰富学生们的课堂拓展性训练。
  “教授工作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一方面能帮助高校专业教师深入基础教育一线,了解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另外一方面,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和高校专业教师的合作,也能从专业理论层面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让自己的教学‘站得高、看得远’,为更快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蒋道华坚定地认为,“教授工作站”绝对是高校与附校、教授与教师的“双赢”。
  “教授工作站是一座架在高校与附校之间的桥梁,互通有无、双向交互。”合肥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钱立青说,从附校角度说,教师需要专业指导,教授进入学校后,发现、诊断、解决教学问题;从高校角度说,也同样有需求,师范高校要对基础教育了解,深入附校获取一线动态,了解现实,反哺师范专业办学。“这就是一根‘纽带’,中小学需要专家进校指导,高校教授也希望深入一线,反哺高等教育发展。”
  打造一所有“品质”的学校
  “我们要办一所有品质的学校!”省政协委员、合肥师范学院校长方东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品质强调的是‘品位’与‘质量’同行,‘品’字三个口,意味着满足利益相关方的要求,特别是当前‘双减’背景下如何满足学生及家长、教师、教育部门各方对优质校的期望,这是一个大课题。”方东玲进一步解释,“‘质量’要求我们应立足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按教育规律办学。为此在举办这所附属学校时,采用了包河区委托合师院举办、管办分离的办学模式,高度重视附校校长班子组建,面向全国高薪招聘校长,又从合师院派了一文一理两位正教授担任副校长,配齐建强校长班子。高校对附校也加强了目标管理考核,这些都是为了保障办学质量。”
  “教授工作站”是一项提质增效的创新性举措。“附校年青教师很多,教授工作站的工作重点就放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高校教授带队到学校成立工作站,培训、指导、听课、评课,抓住教学关键,针对薄弱环节来强化,针对性指导解决。”方东玲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两个多月来,教授工作站已经吸纳了外语、数学、语文、化学、物理(科学)等5个学科数十名教授走进附校,还有其它学科都将陆续有教授前来帮扶指导,相关学科全覆盖。
  “合肥师范学院与附属西安路学校之间师资共用,资源共享。”方东玲说,合师院的教师就是附校的教师,直接为教师培训,提供学科研究指导,甚至可以直接为中小学生上课。合师院优秀的毕业班学生作为“小先生”,来到附校三点半课堂,帮助中小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和特长,满足孩子们差异化需求。而合师院丰富的馆藏图书、众多实验室、仪器设备、培训资源、学术活动资源等,更是与附校共享共用。
  在与包河区合作的签约仪式上,方东玲表示将高起点、高品质建设附属学校,举全校之力,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力争将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办成一所品质卓越、社会认可、政府信任的好学校,进一步推进与包河区深度合作,引领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实践证明,系列措施下的合作办学收到了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滋养理论的良好效果。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朱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