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少年,很少烦恼。”可在我身上却与歌词恰恰相反:烦恼萦绕在我周遭,让我叫苦不迭。
作为一个天生就没有音乐细胞的“音痴”,唱歌是我最大的烦恼。我非常喜欢听歌,可是五音不全,一开腔调就跑到姥姥家去了。有几次在家里唱歌,那声音简直撕心裂肺,连爸爸妈妈都要捂着耳央求我别唱了,更可气的是爸爸调侃我:“咱小区老黄牛要拴好,不然被你吓跑了。”一提到音乐,我就有深深的自卑感。
作为一个“音痴”,每到音乐课,我可遭罪了。音乐老师教授的什么音符、音调、上滑音、下滑音,特别是四三拍,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对我来说,简直就是菩萨念经——一窍不通。每逢全班大合唱时,我不禁自觉地调成“静音模式”,装模作样地张开着嘴,哑巴讲话——没有声音。听着同学们音调标准,音质优美,歌声悠扬,我真真羡慕死了。
俗话说得好:“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记得那一次音乐课,音乐老师抽查我们唱歌。这简直是晴天霹雳,我默默地低下头去,两眼紧闭,生怕被老师发现。
“坐在后面那位双手抱头的同学,我好像没怎么见过你,就请你上来表演一下吧。”
话音未落,班上顿时传来阵阵讥笑声。在大家的嘲笑和注视下,我极不情愿地站起来,缓慢走上讲台,脸涨得通红,内心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同学的目光似利箭一样射向于我,眼神里充满疑惑,就好像在等着看我笑话一般。我不知所措,手脚都不知这么放。唉,既来之则安之,我硬着头皮上去了。“小船儿……”还没唱出一句,班上便传来一阵海浪般的嘲笑声。我把一首节奏明快的儿童歌曲唱成鬼哭狼嚎似的哀曲,同学们望着我狼狈不堪的样子,有的笑得直拍桌子,有的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我尴尬地跑回座位,双手紧紧地抱着头,埋没在这一片笑声中,“为什么?为什么我唱歌这么难听?”
晚上回到家,我整个人像泄了气的气球,一头扑在床上,嚎啕大哭。突然,我在口袋中摸到一张纸条,蒙眬中我看到音乐老师那秀美的文字:“别伤心,不用去在意别人的眼光,我觉得你唱得很有风格。”蓦然间,这句话宛如和煦的阳光直射着我的心田,温暖着我受伤的心灵。它让我明白了,成长路上做好自己才是首要的。
从那以后,我不再自卑了,而是勇敢面对一些类似的场面。我开始认真学习声乐,尝试着去弄懂乐理,学着他们唱歌,慢慢摸索。我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用乐观的心态去正视烦恼,才能迎接人生的彩虹。
合肥市庐江县实验中学南校区七(1)班徐越
指导老师:徐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