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01版
发布日期:
在学史力行中厚植为民情怀
积极检察履职解决群众烦心事
  本报讯推出律师互联网阅卷、涉民企刑事诉讼“挂案”清理、司法救助、助推乡村振兴等15个为民办实事项目,连续5年在元旦春节前后开展助力解决农民工工资欠薪问题的专项行动……记者从1月21日省检察院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大会上获悉,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全省检察机关把学史力行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及省委“实施意见”深度融合,强化职责履行,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案件“挂”在那里,既不向前推进,也不撤销处理,让一些民营企业或民营企业家长期“负罪经营”。党史学习教育中,全省检察机关积极开展涉民企刑事诉讼“挂案”专项清理和涉企案件集中攻坚行动,一年来,共清理“挂案”420件,依法监督撤案155件,不让证据不足、悬而未决的案件成为企业发展“包袱”。省检察院还及时出台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0大举措,健全民营企业家直接约见检察长等5项特色制度,启动服务民企5个专项行动,把检察保护做到企业家的“心坎上”。
  欠薪问题一直是农民工兄弟心中的痛。全省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综合运用提供法律咨询、协助收集证据、提出支持起诉意见、协调提供法律援助等方式,助力农民工讨薪问题的解决。去年全年,全省检察机关共起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139人,办理支持农民工起诉1281件,同比上升28.9%,涉及金额1991万余元。办理涉农民工讨薪的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237件、执行监督案件51件,涉及金额825万余元。同时依法监督冒用农民工名义实施虚假诉讼等案件8件,涉及金额66万元。2021年12月21日在全省开展“检察蓝”助力解决农民工讨薪问题专项行动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已办理涉农民工支持起诉案件290余件。
  当选为2021年度安徽“十大法治事件”的虚假诉讼专项监督助力诚信社会建设,是省检察院确定的首批“检察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一年来,全省检察机关民事检察部门重点关注民间借贷等领域虚假诉讼,严厉打击串通共谋、单方捏造等虚假诉讼行为以及涉案人员众多的规模造假行为、司法公职人员参与的虚假诉讼行为。据统计,2021年,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虚假诉讼案件953件,其中提出再审检察建议558件,提出抗诉220件,提出执行监督检察建议88件,提出审判程序违法检察建议87件。同时,向公安机关、纪检监察等机关移送各类违法违纪线索103件,其中司法公职人员被纪委监察和检察机关立案调查、侦查11人,以虚假诉讼罪提起公诉24件49人。
  安徽是最高检确定的律师互联网阅卷3个试点省份之一,全省检察机关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狠抓督促指导等举措,努力打造律师互联网阅卷的“安徽样本”。一年来,全省三级检察机关已实现律师互联网阅卷全覆盖,全年共成功办理律师互联网阅卷申请6012件,实现律师阅卷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也不用跑”的体验升级,服务效果受到律师群体的广泛好评。
  省检察院检察长陈武表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关切、难点热点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的成色,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启示之一。在今年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全省检察机关将结合检察履职,继续用好“检察为民办实事”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的良好机制,努力在各项法律监督工作中力行司法为民。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