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5版
发布日期:
刷路
  寒假前,我基本上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家;到了寒假,我可不想“刷题”了,我想在合肥的路上走一走、看一看,把“刷题”变为“刷路”。
  对我而言,所谓刷路,就是在家附近一带晃悠,或者是乘着公交车逛一逛。听说,宿松路和南二环交叉口新开了一家商场,既然离家不远,我就和妈妈一起步行前往。正月里,路上车少,行人也少,我们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走着,从水阳江路拐到宿松路时,远远看过去,看到一座雄伟的高架桥,匝道横的、竖的、高的、低的,像地球仪上的经纬线一样错落有致。等到走近一看,桥底下的路面上倒是没有什么车,桥上则不时有汽车呼啸而过。以前,这里老是堵车,如今修了高架桥,看来以后不会堵了,从暑假到寒假不过几个月时间,南二环上新修的高架桥都通车了,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除了大马路,我还想走走小街巷。终于寒假有机会去找一找传说中的“南七菜市场”了。离开宿松路,我和爸爸经过61中,拐进一条小巷子,走着走着,巷子中开始有卖板栗和鞋子的摊位,又走了一会儿,就看到了菜市场,摊位有露天的也有室内的,菜市场里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没想到这么小的一条巷子里,居然藏着一个这么热闹的菜市场。出了菜市场,走上一阵子,便来到了车水马龙的金寨路,仿佛突然钻到另一个地方,哈哈,刷路的乐趣就是这样,不知道会看到什么会路过什么,反正挺有趣的。
  刷路除了步行,还可以乘公交车。一天,我决定独自乘坐公交车往返家和图书城,为此,我“全副武装”,上衣的口袋里分别放了电话手表和公交卡,为了怕自己弄丢公交卡,我还在裤子的两个口袋里各放了两块硬币。下午趁着人少,我上了117路公交车,车上人很少,我选择坐在了司机右边第一排的位置,既能看得远又能看得清楚。公交车在桐城南路上开得慢吞吞的,刚好我可以仔细看看路边上的各种商铺;可车一右拐到宽阔的黄山路上,就如同一个冲刺的人,在大马路上飞驰着,我享受着风驰电掣的感觉;可惜还没多久,车左拐到徽州大道上又慢了下来,路上的车更多了,天桥上也都是人。随着人群,我在“大钟楼北”下了车,步行前往图书城。走在路上,我觉得自己在人群中十分的渺小,我不认识路人,路人也不认识我,就这样我从徽州大道走到了长江中路的图书城。看完书,天也快黑了,我走到安医附院附近的公交站等120路公交车,等了许久,路对面的车陆续开过了好几辆,而我等的公交车还没来,终于看到了120路正从长江中路灯火阑珊处驶到桐城南路上,我急忙上了车。随着陆续有人下车,我有了位子,看着窗外的风景,路边商铺的白光与路灯的黄光呼应着,照在马路上,形成了灯火闪烁的夜景。
  从大街到小巷,从步行到公交,其实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尤其是独自一个人去刷路,这种经历很独特。
  合肥市中科大附中七(2)班李卓凡
  指导老师:汪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