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她的一份建议惠及千万学生
  本报讯自2021年秋季学期起,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膳食补助标准由每生每天4元提高至5元。看到财政部会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这一消息,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教育厅副总督学杨善竑十分欣喜,也非常感动。“虽然补助标准只提高了1块钱,但对于农村受益的孩子们来说真的是件民生大事。”她说。
  杨善竑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35年,自从事教育督导工作以来,她先后到云南、四川、江苏以及我省农村学校调研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她提交了一份题为《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措施,为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供坚强保障》的建议。
  随后,教育部将这一建议列为部长督办的重点建议。针对杨善竑提出“研究建立膳食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教育部答复称,“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进行深入调研,适时调整营养膳食补助标准,确保不因物价变动而降低营养保障水平,使学生不仅能吃饱,还要尽可能吃好。”
  “短短两年时间,我当时提出的建议都被采纳并得到分步实施,说明国家是把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杨善竑表示,“补助标准虽然只提高了1块钱,但放在全国范围来看,国家一天就要多支出几千万元,真的是来之不易。”
  据了解,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我国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对欠发达地区学生给予营养膳食补助,补助标准由中央统一制定。目前,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全国28个省份1552个县,每年受益学生约3795万人。
  除了营养改善计划,杨善竑提出的其他建议也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关注。2018年,她联合安徽代表团多位代表提出了对学前教育立法的建议。2021年,《学前教育法草案(送审稿)》已报送国务院审议。今年人代会上,杨善竑还将提出关于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安全、教师待遇保障等方面的建议,希望学前教育的发展能够更加公平而有质量。此外,她还将提出把“双减”纳入教育督导“一号工程”、加强健康学校建设、设立家庭教育宣传周等方面的建议。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