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张守福
晚清名臣李鸿章是肥东人士,在肥东大地上,自然会留下一些风流雅事,从长临河淮军将领宅第里茁壮成长的广玉兰,到张集乡刘氏宗祠里满庭芬芳的“中堂牡丹”,见证着古代士大夫那种超然脱俗的大自然情怀。
在长临河老街东街,有一座“百年邮局”,这里曾是淮军将领吴毓芬、吴毓兰的宅第。吴家世代为官,吴氏兄弟皆为淮军将领,父吴墦为清资政大夫,祖父吴之骥任清州同知加二级。这么显赫的家族,在故乡自然是建有深宅大院的。院内两棵广玉兰树高大茂盛,四季常绿,华盖如伞,花朵似莲。广玉兰原产于北美洲,清末时期,李鸿章把108棵广玉兰带至合肥,作为一种“荣耀树”赏赐给淮军将士,吴毓芬、吴毓兰兄弟当然在列。广玉兰树叶的叶背金黄、叶面碧玉,象征着“金玉满堂”;每年五六月间开花,洁白柔嫩、皎洁清丽,象征着“荣华富贵”。
1984年9月,广玉兰被确定为合肥市市树,成为合肥市一张永久的名片。时至今日,合肥及肥东、肥西、巢湖、庐江、无为、舒城一带,大凡淮军将领的纪念之地,包括合肥“李府”“李鸿章享堂”院内,都栽种有健硕厚实的广玉兰树,树干笔挺,玉树临风。
在肥东县张集乡的刘氏宗祠,有两株已超过160年的牡丹,当地人称之为“中堂牡丹”。这两株牡丹经过160余年的生长,枝繁叶茂,枝叶覆盖了整个花坛,色香双艳,雍容华贵。花开时节,我每年都去观赏,并统计了一下,这两株牡丹全部盛开可达400余朵,冠幅广达1.5米以上,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也有不少人在此写生。
这两株牡丹,是李鸿章送给著名乡贤刘福庆的。刘福庆与李鸿章原是同窗,且刘福庆获取功名还在李鸿章之前,因此,刘福庆经常指导李鸿章学习。李鸿章对刘福庆心存感激,在他成为一方大员之后,两家仍保持着密切来往。清咸丰三年(1853年),李鸿章从洛阳购来两株优质牡丹赠与刘福庆。据刘氏族人口口相传,这两株牡丹原本是种植在刘福庆家中的,清同治元年(1862年),刘福庆主持修建刘氏宗祠时,遂将牡丹移栽至祠堂里。
如今,这两株被赋予了传统文化内涵的牡丹,连同发生在牡丹上的历史故事,已被编入合肥市及安徽省古树名录,在向世人传达着温馨无比的师生情、同窗谊、乡土亲……
现在看来,送树、送花,种树、种花,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千古大爱。大自然是很奇妙的,人不在了树还在,岁月远去了花在开,周而复始,化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