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张业遂答中外记者问
中国不存在所谓“经济胁迫”问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4日中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会议议程和人大有关工作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张业遂介绍,本次大会5日上午开幕,11日上午闭幕,会期6天半。
  大会议程共有10项,包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6个报告,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审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议案,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议案等,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张业遂说,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党中央首次召开人大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党中央印发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即将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完成大会各项任务。
  会议期间将采取必要的疫情防控措施。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树立简朴务实的会风。大会将以网络视频方式组织新闻发布会、记者会、“代表通道”、“部长通道”等采访活动,积极支持代表接受视频采访。
  “动态清零”不是追求“零感染”,是要尽快把疫情控制住
  张业遂说,“动态清零”是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防控方针,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及时主动发现传染源;二是快速采取公共卫生和社会干预措施,追踪管理密接人员等,切断传播途径;三是有效救治患者。这个做法的目标是通过快速精准的全链条防控措施,实现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动态清零”不是要追求“零感染”,而是要尽快把疫情控制住。
  “虽然这些措施对生产生活产生一些影响,但这些影响是短期的,波及的范围是有限的。可以保证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和绝大多数人正常的生产生活。任何防控措施都会有一些代价,但同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相比,这些代价是值得的。”张业遂说。
  张业遂表示,事实证明“动态清零”做法符合中国实际情况,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无论从确诊、死亡的数字看,还是从经济发展的数据看,中国都是世界上防疫工作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中国在保持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和世界经济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将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做法,只会破坏中美互信与合作
  谈到中美关系,张业遂说,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举行视频会晤,就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中方对美政策是一贯和明确的。一个稳定的中美关系既有利于中美各自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包括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挑战。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应成为新时期中美正确的相处之道。
  张业遂说,和平共处的关键是相互尊重,包括尊重各自选择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合作共赢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
  “美国如何提升自身竞争能力是美国自己的事情,以中国发展为借口、将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做法,只会破坏中美互信与合作,也必将损害美国自身利益。以意识形态划线,拉‘小圈子’,搞集团对抗,都有悖于时代发展潮流,也根本行不通。”张业遂说。
  中国不存在所谓“经济胁迫”问题
  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中国同所有国家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
  张业遂说,1991年,在中国与立陶宛签署的建交公报中,立陶宛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确承诺不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和进行官方往来。去年11月,立陶宛政府宣布允许台湾当局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这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违背立方在中立建交时所作的政治承诺。中国政府对此作出坚决回应,是完全正当的、必然的。目前中立两国关系出现的问题责任完全在立方。
  “在国际贸易中,中国一向主张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从不歧视任何国家、任何企业,不存在所谓‘经济胁迫’问题。”张业遂说。
  张业遂表示,欧盟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不具有建设性。中方希望欧盟采取客观公正立场,不要将中立之间的问题扩大化或上升至中欧关系层面。
  中国的反外国制裁法突出的是一个“反”字
  关于反外国制裁法,张业遂说,通过立法反制外国制裁、干涉和“长臂管辖”,是很多国家的通常做法。中国的反外国制裁法是一部指向性、针对性很强的专门法律,突出的是一个“反”字。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对那些动辄挥舞制裁大棒的霸凌行径,中国通过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手段,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护中国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
  中国一贯主张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一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的反外国制裁法是应对遏制打压的防御措施,与一些国家的“单边制裁”有本质区别。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