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全国人大代表岳喜环:
建议为适龄女性免费接种宫颈癌疫苗
  全国人大代表岳喜环是安徽省泗县泗城镇花园井社区党总支书记、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1985年,她从社区团支部书记干起,至今,经岳喜环调解的矛盾、纠纷已有600多起,成功率达98%以上。她被群众亲切称为“小巷总理”。今年全国两会上,她带来了为适龄女性免费接种宫颈癌疫苗、加快社会救助立法进程、推深做实法治进校园等九个方面的建议。
  为适龄女性免费接种宫颈癌疫苗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感染性、高致命性和可控性的特点,我国25~59岁成年女性中,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二位。同时,它又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治的癌症,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岳喜环说,目前全球已有3种预防性宫颈癌疫苗上市,即二价、四价和九价宫颈癌疫苗(HPV疫苗)。虽然HPV疫苗已被国家列入Ⅱ类疫苗,可以自愿自费接种,但由于HPV疫苗预约难、接种难、接种费用较高,致使适龄女孩的HPV疫苗接种率低。除了疫苗供不应求,主要是年轻人群不够了解和重视。此外,群众对接种HPV疫苗存在明显误区,不少人认为接种价数越高的越好。实际上,二价和四价疫苗接种年龄范围更广,在九价疫苗“一针难求”的情况下,尽早接种二价和四价疫苗,才能有效提升疫苗防护覆盖面。
  岳喜环建议,全面加强宫颈癌防治的科普宣传,从宫颈癌疾病的发生、预防、治疗、危害等方面进行广泛宣传,全面提高群众对HPV疫苗的认识。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计划,对适龄女性免费接种国产HPV疫苗,实现早接种、早受益。
  加快社会救助立法进程
  “社会救助法是政府实施救助的行政规范依据,是对公民各项救助权利的法定确认,是一部重要的法律,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客观上依赖于完善的法律规范和合理的制度设计。”岳喜环建议,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程序。在她看来,社会救助一般是一种依申请而进行的行政给付行为,在社会救助的申请和给付中,容易发生自由裁量权被滥用的情况。
  岳喜环认为,社会救助法是一部权利保障法,但同时还是一部救助机构的程序法、权力控制法,建议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政府的办事规则、给付程序,包括困难人员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救助机关的申请受理、审核的做出决定等,均应明确相应的时限;做出不予救助决定的,要书面说明理由;同时,立法赋予公民对社会救助机关的监督权利,确定救助信息公开的方式,明晰举报、投诉等具体监督的程序,给予救助对象以妥善的程序利益保护,确保人民群众能够获得有效救济。
  同时,要明确各类救助基本标准,包括救助标准应当涵盖的生活项目、老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标准的浮动等,避免地方立法的随意性,保证救助标准的合理化。保持社会救助一定的开放性。除了对政府的社会救助行为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之外,还应当从法律制度上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鼓励政策,拓宽政府与社会之间良性互动的途径,在把握社会救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开放性,保留足够的弹性空间和伸缩余地,明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引导和激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投入社会救助工作,为建立一个兼具现实性、系统性、前瞻性的社会救助体系打下基础。
  多到农村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亿万家庭幸福安宁。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政府、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岳喜环说,近年来,检察机关通过大力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在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增强学校师生权益保护、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促进校园安全管理及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短板,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进城区学校多,进农村学校少;授课时间短,受众学生少;活动形式单一,互动交流少。
  岳喜环建议,推深做实法治进校园活动。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多到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法治进校园的覆盖面、受众面,有效提升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更多的未成年学生得到呵护、受到教育。同时,切实加强法治副校长管理。结合即将实施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热心教育工作的检察人员担任法治副校长,建立常态化教育监督管理机制,推动法治副校长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兼任法治副校长的检察人员要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履职能力,加强检校互动,掌握校情学情,充分专业能力和特长,更加能动履行法治副校长职责,切实帮助中小学校、未成年学生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岳喜环说。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