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我国计划探测太阳系边际
拟于2049年实现150亿公里远的深空探测
  针对中国未来的深空探测计划,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正在组织专家深化论证太阳系边际探测方案,计划于2049年实现100个天文单位,也就是150亿公里远的深空探测。
  吴伟仁表示,深空探测是航天领域的一个制高点,无论是从技术难度、规模大小,还是从科学贡献来看,它都处于前沿领域,中国一直大力支持深空探测。
  针对中国未来的深空探测计划,吴伟仁说:“我们希望在2030年之前实现火星采样返回,这比月球采样返回的难度大多了,它需要更大推力的运载火箭。后续中国还准备进行太阳系边际探测。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公里,这是一个天文单位。我们计划于2049年实现‘双百’目标,也就是在新中国成立100年之际,完成100个天文单位,也就是150亿公里远的深空探测。”
  此外,深空探测还包括近地小天体防御。吴伟仁说,小行星撞击地球,是“极小概率,极大危害”事件。对于一些近地小行星,特别是可能撞击地球或会对地球产生威胁的小行星,要进行探测、预警、防御和处置。目前中国已经开始相关研究。
  谈及2月底揭牌成立的深空探测实验室,吴伟仁表示,之所以要成立该实验室,一是支撑中国深空探测重大工程,二是开展深空领域的前沿性、基础性、战略性研究,三是形成力量能对后续深空探测工程或前沿性项目进行深入论证,提出实施方案。这是深空探测实验室的主要任务。
  “成立深空探测实验室只是一个起步,希望它接下来能成为吸引国内外人才的高地和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吴伟仁说,也希望该实验室能在深空探测科学技术领域,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创新机构,它的任务重,前景好。
  此外,吴伟仁介绍,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去年年底正式通过立项审批,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探月工程四期计划在月球南极进行几次着陆,着陆过后计划在月球南极建一个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这是我们整个四期的主要目标。”吴伟仁告诉记者,探月工程四期将分三步实施,计划在2030年之前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目前研制工作进展比较顺利。
  其中,嫦娥六号计划在月球极区进行采样返回,争取从月球极区采集一公斤到两公斤样品回地球。“从极区采样返回,我认为这个难度是比较大的,但是价值也是很大的。”吴伟仁说。
  除了嫦娥六号,吴伟仁介绍,嫦娥七号计划在月球南极着陆,对月球资源进行勘察,比如水冰的勘察,以及月球南极的环境气候、地形地貌的勘察。嫦娥八号的主要任务是勘察如何对月球南极的资源开展利用。
  “我们希望能够在现场分析研究月球南极资源的存在情况,为以后在月球长期工作打下基础,所以资源的利用特别重要。”吴伟仁说。综合中新社、《大河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