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9版
发布日期:
修车大叔的“爱心计划”又启动了


  “人活着就应该你帮我,我帮你。”今年56岁的张家荣,在合肥金寨路上开了一间小修车铺。张家荣曾有一个“爱心计划”,每卖出一组电瓶,就攒2元钱,等攒到一定数目就捐给有需要的人(本报曾报道)。然而,近几年疾病一直缠着张家荣,这个计划不得不中断。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张家荣最近病情有所好转,他决定重启这一“爱心计划”。
  修车铺依旧默默守在巷口
  2016年,新安晚报曾报道过张家荣的善举,并见证了张家荣将1000元善款捐给舒城一对重症夫妻。当时,张家荣说,他能力小,不能救穷,只希望能救救急。
  今年3月9日,记者来到张家荣的修车铺,看见“便民服务点”的标志放在最前面。不仅如此,他还在铺子外面用白色油漆写上“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标语。走入修车铺,铺子面积不足3平方米,四周用铁皮围着,里面堆放着电瓶、车胎和各式工具。6年过去了,这间“巴掌”大小的修车铺依旧守候在巷口。
  见记者过来,张家荣洗了洗手,搬出板凳,烧了壶水。记者注意到,张家荣的双手依旧满是裂纹、老茧,油渍顽强地盘踞在手掌上。张家荣说:“这几年身体不好,修车停停歇歇,看病也花了些钱,没帮到别人,还让别人帮了我。”
  自行车补胎3元,电动车补胎5元,年过去了,张家荣补胎还是“老价格”。免费打气、免费给环卫工人提供茶水、志愿服务期间免费上门配钥匙。张家荣一边修车,一边又笑着说起那句他时常挂在嘴边的老话:“‘人’字就是一撇和一捺相互支撑着,就应该学雷锋,人帮人。”当被问及这些年一共捐了多少钱,张家荣只说了句:“零零散散记不清了。”
  采访中,附近不少居民来找张家荣修车。前来修车的李女士对记者说:“我们附近住着的人都找他修车,有的搬走了也回来找他。”
  生病期间靠唱歌舒缓心情
  说话间,记者感觉到张家荣的嗓音哑了很多。张家荣笑着说:“唱歌唱的,唱青藏高原,他们都唱上不去,就我行。”张家荣的妻子苏大姐告诉记者,张家荣生病期间,心情不好,全靠唱歌缓解。
  聊到唱歌,张家荣兴高采烈地掏出手机,给记者看他在一款网络平台上发布的作品。记者看到,张家荣在平台上已经发布600多个作品。如今,张家荣是一有空就唱歌,修车也是一边修,一边唱歌。
  住在附近的杨先生对记者说,这个小铺子冬冷夏热,张师傅挣点钱不容易。张家荣却说,做人得开心,不图挣大钱,日子能过就行。
  “人活着一定要有支柱,学雷锋和唱歌就是我的支柱。”一天的修车工作结束后,张家荣去了以前受他资助的贫困儿童家里,并亲手把100元交给孩子的奶奶。张家荣告诉老人,他身体恢复了,以后跟之前一样,每个月给她们100元。张家荣还给老人的孙女打了电话,告诉她以后每个月都去修车铺取100元。
  张家荣的“爱心计划”又启动了,回家的路上又唱起了他喜欢的歌曲《雨花石》。“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刘伟龙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余康生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