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合肥竹荫里社区党委书记孟霞:
当好居民的“贴心人”
  在合肥市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党委书记这个岗位上,孟霞已经干了近七年,她是居民口中的“孟大姐”“小孟”“孟阿姨”。自孟霞接手竹荫里社区工作以后,她心系居民,善做实事,先后获得合肥好人、合肥市优秀调解员、合肥市优秀志愿者、安徽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改造“垃圾堆”,变身居民休闲场所
  今年49岁的孟霞,在社区管理工作中善于动脑筋,她不喜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接手之初,她就提出应该组织起专业化和制度化的社区管理方式,她结合社区实际,摸索并建立了集精细管理、多元服务为一体的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模式。
  西园新村是竹荫里社区内的一个老小区,在该小区的东北角,有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小花园”,因无人维护,渐渐垃圾成堆、杂草丛生。孟霞注意到此状况后,争取到了改造经费。但没成想,改造公告一贴出,却遭到了居民的强烈反对。“当时居民对改造有些误会,怕改成了停车场或其它商业场所,也觉得这些大树被砍掉有些可惜。”孟霞一方面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耐心地上门解释,一方面召开居民代表会议,收集大家的意见,与施工方进行沟通。
  随着社区文化广场改造工程的完成,原先的“垃圾堆”,变身为环境优美的休闲场所。三位当初反对最强烈的老人亲自将一面写有“为民者,民敬之”的锦旗送到社区,交到孟霞的手中。
  3个月27次调解,调和一起家庭矛盾
  孟霞还是合肥市优秀调解员,常穿梭在辖区内的几个小区里,大家见了她总会微笑着和她打招呼。“孟大姐”“小孟”“孟阿姨”,这是大家对这位“能管事”的带头人的称呼。
  2021年夏天,孟霞进行了任上最长的一次调解工作。孟霞回忆说,事情涉及家庭矛盾和房产买卖纠纷,房产是男方财产,但女方也曾出钱装修,婚后两人生有一个孩子,后来,女方因为经济问题获刑,女方父母带着孩子居住在房子内,男方因经济拮据,想要卖房还债。男子与女方父母一直未能协商好。孟霞介入调解后,先后花了三个月,调解了27次,才让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后来老人同意卖房,但男方需要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这样双方才谈拢。”孟霞一直盯着此事进展,直到最后房屋买卖成功,老人拿到补偿并搬离小区。后来,老人还给孟霞送来了锦旗,感谢她为老两口争取权益。
  “调解工作中遇到的大多是像婆媳关系不和、邻里纠纷、夫妻感情矛盾、财产纷争等问题,首先得注意倾听,再注意劝导换位思考,最后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孟霞说,调解工作中将情、理、法相互统一、协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郑婷婷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朱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