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31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新冠感染者突破10万例。新冠疫情此起彼伏,我国还能实现动态清零吗?如何实现?4月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多位专家在发布会上进行了解答。
问: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给大家难以控制住的感觉。我们国家是否会出现无法清零的现象?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根据我国这两年多的防控经验,以及我们对新冠病毒变化的新认识,我个人认为,我们国家能够实现“动态清零”的目标。
应该承认,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由于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加上有一定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使得动态清零的难度更大了、动态清零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更长了,但只要我们从严从实从快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还是一定能够实现动态清零的目标。
在新形势下实现动态清零的主要挑战,就是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流行显示出来的传播隐匿性和速度快的新特征,要求我们有更加灵敏的监测系统,以便能够更早地发现疫情,能够更快地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在这些过程中,特别需要大家的配合,尤其是早期病例的发现,病人积极主动配合,在疫情控制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问: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情况如何?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截至3月31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2亿7087.4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12亿7770.9万,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4228.1万人,覆盖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90.63%,全程接种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88.11%。完成加强免疫接种6亿9493.6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1734.4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亿2370.8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257.2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4363.7万人。
就目前接种数据来看,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总体进展良好,但老年人接种覆盖率与其他年龄组相比仍然较低,近期我们针对老年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再次进行了部署和安排,指导各地条块结合,共同发力,切实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的便利性,保障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希望老年朋友们继续积极、主动接种疫苗,共同为我们的健康保障助力。
问:目前抗原检测的方式投用情况怎么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抗原检测是核酸检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尤其在核酸检测能力不足的时候,通过抗原检测就可以更早发现病例或者潜在的病人,及时隔离,并且进行核酸复核。我们强调抗原检测阳性以后一定要上报,阳性以后及时进行核酸复核。但是抗原检测阳性后,在没有做核酸之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窗口,可以把病人隔离起来,管控起来,避免进一步造成传播。抗原检测在这次香港疫情,以及上海、吉林等疫情中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因为大规模病例出现以后,核酸检测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不足。在这个过程中,在社区层面上,管控人群包括居家人群,都可以抗原检测作为重要弥补。抗原检测保证它的敏感性、特异性,实际它本身和核酸检测是有些不同,它的敏感性要差一些,但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也很重要。所以,我们强调抗原检测无论是居家还是在社区管控等层面,一定要规范地进行采样和检测的操作,这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同时有专业人员指导。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