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选举首轮投票当地时间10日8时(北京时间14时)在法国本土开始进行,现任总统马克龙等12名候选人角逐总统宝座。民调显示,马克龙和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的支持率排名前两位,极有可能进入第二轮投票。分析人士指出,极右翼崛起和民调显示可能出现的高弃投率反映出选民对政治的失望,这增大了马克龙连任的不确定性,也折射出法国面临的困境。
总统选举首轮投票开始
据悉,法国总统任期5年,选举采用“多数两轮投票制”。第一轮投票中,如无候选人获得逾半数选票,得票居前两位的候选人参加第二轮角逐。第二轮投票将于4月24日举行。据估计,今年法国约有4870万注册选民参加投票,由于时差原因,部分海外省已提前开始投票。
记者4月10日上午在巴黎郊区的克里希市政厅投票站看到,一大早前来投票的选民并不多。多家民调机构调查显示,第一轮投票选民弃投率可能接近30%。当地专家认为,选民高弃投率使得总统选举结果的不确定性提升。
法国媒体指出,本次总统选举有两大特点。首先,受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选民格外关注购买力、能源价格、健康、移民等议题,这也是各候选人在竞选纲领中争取选民的焦点。其次,极右翼代表候选人勒庞支持率不断上升,反映出法国民粹主义有所抬头,这对马克龙能否连任构成挑战。
由于新冠疫情在法国反弹,法国内政部日前宣布,“强烈建议”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投票时戴口罩;为防人群拥挤,投票站出口和入口应分开,投票站应定期通风。
马克龙能否连任是主要看点
经宪法委员会核准,马克龙、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极右翼政党光复党候选人埃里克·泽穆尔、极左翼政党“不屈法国”党候选人让-吕克·梅朗雄、右翼政党共和党候选人瓦莱丽·佩克雷斯等12名候选人参加总统选举角逐。
法国埃拉贝民意调查公司4月8日公布的选前民调结果显示,马克龙和勒庞分别以约26%和约25%的首轮投票支持率领跑,梅朗雄支持率为17.5%,其他候选人支持率均未超过10%。
马克龙能否连任是本次大选的主要看点。马克龙上台以来因提高燃油税引发“黄马甲”运动和强推退休制度改革引发全国罢工,其民意支持率一度跌至23%的历史低点。但随着近来法国新冠疫情逐步缓解,去年实现了经济增长7%的“好成绩”,加上马克龙在乌克兰危机期间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领导人积极斡旋,其支持率大幅回升,一度超过30%。
法国民调机构益普索负责人让-菲利普·迪布吕勒认为,无论是新冠疫情还是乌克兰危机,都成为马克龙的加分项,因为“危机总统”身份所产生的“旗帜效应”让选民对他的印象发生了变化。但临近第一轮投票,马克龙越来越面临来自勒庞的压力。民调显示,仅数周内,勒庞的首轮投票支持率已从约15%升至约22%;如果勒庞和马克龙进入第二轮投票,勒庞的支持率为47.5%,与马克龙的52.5%已相差不多。
总统大选难解社会矛盾
法国舆论认为,极右翼候选人支持率的上升和高弃投率,是法国民众对政治不满的表现。马克龙在上次大选中以经济自由化、开放精神和欧洲一体化等主张获胜,但他在执政期间的改革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法国政治、经济、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双重冲击下,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法国学者热罗姆·圣-马里认为,马克龙在任期前一阶段采取的激进改革计划刺激了法国底层民众和精英阶级的矛盾对立。虽然政府放弃了相应的改革,但社会矛盾仍在发酵,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回声报》报道,俄乌冲突造成的能源价格飙升和原材料短缺,将法国经济带入了一个以高通胀和低增长为标志的时期,购买力成为大选期间民众最关心的话题。
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教授多米尼克·雷尼认为,在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冲击下,法国人看到了国家的巨大脆弱性。也许与2017年相似的场景会重现,即马克龙和勒庞共同进入第二轮投票,但实际情况和5年前完全不同,因为民众“既可能会因相同对决的重现而感到厌倦,也可能因为没有选择而感到愤怒”。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