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日,上海本土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已超19万例。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和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教授10日在上海接受了记者采访并表示,对于超大城市上海而言,奥密克戎是更难的“考题”,坚持动态清零是目前最佳方案。
上海具备动态清零的条件
梁万年表示,多轮疫情都证明,动态清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也是中国当前抗击疫情的最佳选择。
动态清零的核心在于早发现、快速围堵、切断传播,最终达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使疫情不会持续性传播。这并不是追求完全零感染,也不是零容忍,但精髓是科学精准,精准的前提是有效。要比病毒跑得更快,以快制快,真正把防控措施落细、落小、落实。这可能会暂时带来当下生活的不便、经济的影响,但需要用更广阔的视野、更系统的方法、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尽一切可能有效精准平衡疫情防控和正常生产生活。
上海具备动态清零的条件。我们有“抗原检测+核酸检测”这样更强大的武器,有丰富的医疗资源,有全国的八方支援,能做到有效收治,有老百姓的配合理解和支持。有了以上这些,我们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坚持动态清零,也是当前上海抗疫的最佳方案。
坚决摒弃“奥密克戎流感论”
针对一些老百姓认为奥密克戎和“大号流感”差不多,梁万年强调,奥密克戎不是流感,它更快、更隐匿,更容易造成大范围传播。
梁万年表示,上海依然处在疫情高峰,病例高位振荡,存在广泛社区传播、局部重点区域暴发,形势极其严峻复杂。胶着时期和关键时刻,最需要老百姓的配合,我们也看到了上海市民的支持。我们要统一认识,摒弃“大号流感论”,从各级政府到各行各业、市民百姓,形成合力,抓住时间窗口,早日切断传播途径。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