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9版
发布日期:
我国多省份出现强对流天气
多地突降冰雹,大的如鸡蛋
  记者12日从多地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了解到,四川、河北、重庆等地出现强对流天气,遭受大风、冰雹等灾害。其中,四川安岳遭遇当地自1951年来最强大风,河南新乡、四川安岳、河北邯郸部分地区冰雹“铺满地”,有的甚至大如鸡蛋。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娟表示,这是今年来强对流天气最激烈的一次。
  大风破纪录,有冰雹大如鸡蛋
  4月11日20时至12日3时许,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出现强降水并伴有大风、冰雹灾害天气过程。记者从安岳县政府部门获悉,截至12日9时全县已有11个乡镇约1万人不同程度受灾,人员轻伤20人,16人已离院,直接经济损失大。
  安岳县城一位群众告诉记者,大风瞬间将路边的电动车、自行车吹倒。狂风夹杂着冰雹倾泻而下,有的冰雹如鸡蛋般大小。据当地气象部门介绍,此次极端灾害天气最大降水出现在安岳县城区为108.6毫米,极大风速为13级。中国天气网报道,这是当地自1951年以来最强大风,极其罕见。
  记者从河北邯郸气象部门获悉,11日傍晚到夜间,邯郸西部、中北部和东部出现范围较大的冰雹天气,其中永年区大部分乡镇出现冰雹,最大直径28毫米。冰雹天气造成部分地区果蔬、中药材受灾。
  12日,邯郸农业农村部门派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受灾农作物进行补救。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说,当前小麦处于拔节生长期,最主要是防治病虫害,冰雹对冬小麦整体影响不大。
  此外,4月11日午后,辽宁辽阳、盘锦等地出现小冰雹。对此,气象专家称,月下冰雹,这对于当地来说非常少见。
  重庆风大雨急,6898人受灾
  4月11日以来,重庆市部分地区出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最大风力达11级。4月12日,重庆深夜遇大风,一火锅店店主收棚子时被大风吹起,引发热议。事后该店老板回应:人没事,只是太瘦了,要多吃点。
  据重庆市应急管理局统计,截至4月12日10时,此次强对流天气已导致綦江、永川、铜梁、南川、大足等5个区县的45个乡镇(街道)受灾,共造成6898人受灾。气象部门监测显示,11日18时至12日7时,重庆大足、潼南、荣昌、铜梁等8个区县的60个雨量站出现暴雨,最大雨量达76.6毫米;南岸、北碚、渝北、沙坪坝等23个区县出现8级以上阵性大风,局地风力最大达到11级。
  重庆市应急管理部门要求,各区县加强值班值守,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防范降雨可能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
  此外,江苏省气象台12日上午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据气象资料分析,预计12日午后至13日该省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并伴有大风和降温天气,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专家分析 此次强对流天气为何这么强
  为何这次强对流天气如此强?未来几天强对流天气还会“突袭”哪些地方?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娟为您一一解答。
  张娟分析道,前期我国大部受暖空气主导,气温大踏步回升,不少地方较常年同期暖得异常,当冷空气到来时,大气中积攒的能量被激发,而且这次冷暖空气属于强强相碰,两者都不甘示弱,所以才会激发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
  虽然南北方都有强对流天气,不过这次成因略有差别。北方强对流主要是冷暖空气激烈交锋造成,由于水汽条件一般,所以以雷暴大风和冰雹天气为主;而南方除了冷暖空气交锋,还有南支槽东移,加上低层西南涡的助力,出现了短时强降雨,同时还伴随着很强的瞬时大风、雷暴等强对流天气。
  张娟补充道,从天气系统的角度看,冷空气、南支槽、西南涡等几种天气系统叠加影响,导致四川、重庆这一带强对流天气更加激烈。
  随着冷空气继续南下以及西南涡逐渐东移,江南等地也可能会出现分散性的强对流天气。不过,张娟表示,江南等地大气对流能量相比11日晚的四川一带弱一些。
  □相关链接 合肥年均降雹日数低于0.1天
  冰雹偏爱哪里?哪个季节最高发?中国天气网微博专门研究了1981年至2010年的数据,深度剖析“神秘任性”的冰雹。
  冰雹偏爱哪里?
  我国出现冰雹概率最高的地区在青藏高原,青海南部、西藏北部、川西高原部分地区等地年均日数超过10天,最高可达15~30天;云贵高原、华北中北部等地年均日数也有3~5天;东部平原地区相对较低,大部地区的年均日数低于1天。省会级城市中,拉萨、呼和浩特、贵阳、西宁、哈尔滨、长春、北京等地比较容易遭冰雹袭击,最高的拉萨年均冰雹日数达到3.8天,呼和浩特、贵阳、西宁也都超过2天,哈尔滨、北京分别以年均日数1.7天、1.4天紧随其后,位列第5、第6;而成都、合肥、重庆、上海等地年均降雹日数低于0.1天,这就意味着这些城市平均十年才可能会出现1次冰雹,概率极低。
  冰雹偏爱春夏“出没”
  1月至2月,冰雹高发区域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和江南西部;3月开始降雹区域扩大,江南大部、华南、西南都进入冰雹高发期;4月,冰雹高发区域北扩至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华北、东北的部分地区也会出现冰雹;5月至9月,北方大部和西南地区成为降雹的主要阵地;到了10月,东北、华北一带的降雹区域明显缩减,虽然青藏高原地区大部仍会有冰雹出现,不过降雹频率也是明显降低。
  从全国省会级城市的平均情况来看,5~9月为我国主要的降雹时段,占比超过70%,尤以5~6月为高峰期,占比超过35%;而11月至次年1月,各地极少降雹。
  冰雹“杀伤力”有多大?
  一般来说,直径5厘米左右的冰雹就是新闻里常说的“鸡蛋大小的冰雹”,重量差不多30克左右。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当它从1000米高空落到地面时,它的重力势能就转变为动能。这个能量有多大呢?相当于3公斤物体从10米左右高度下落,也就差不多等于从3层楼高地方丢个带土的花盆,砸向人或车……这只是一个冰雹,如果我们在户外遭遇冰雹,可能是若干个“花盆”从天而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换算是未考虑空气阻力以及上升气流运动等因素的估算结果,冰雹在下降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影响,杀伤力可能有所衰减。
  综合新华社、中国天气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