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疫情之下“菜篮子”拎得稳
合肥市场菜价整体稳中有降,粮油等生活物资供应充足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市民的“菜篮子”拎得稳不稳?菜价贵不贵?要不要囤菜?日前,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走进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了解蔬菜粮油的价格和供应情况。经了解,目前合肥市场菜价整体稳中有降,粮油等生活物资供应充足,政府储备粮可保障市民3个月的市场供应量。
  精准防疫 入园人员均实行“24小时一检测”
  在合肥,提起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几乎无人不晓,它就是“菜篮子”的代名词。包括它在内的周谷堆大兴农产品物流园,是全省闻名的“大菜篮子”“大米袋子”“大果盘子”“大鱼池子”和“大肉案子”。疫情之下,“菜篮子”的防疫工作做得如何呢?
  4月13日下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现场看到市场入口设置了机动车、三轮车和行人三种通道,市场工作人员要求记者出示行程码、安康码,同时必须持有24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再通过智能人脸识别测温系统后才能入内。
  周谷堆大兴农产品物流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供应合肥市70%以上农产品,是保障市场供应和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连日来,园区及属地防疫人员日夜不休,所有入园人员均实行“24小时一检测”,并佩戴口罩。“我们这里人流量巨大,要让每一位出入农批市场的人员自觉接受测温和健康码核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智能人脸识别测温系统上线后,亮码-测温-放行,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位负责人说。
  据介绍,如今园区出入人员仅需在对应专用通道的健康码人脸测温一体机前亮码测温,安康码及体温查验正常后通道自动开启,人车便可安全进入市场,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做到精准防疫。
  蔬菜价格 地产菜和调运菜价格都有所下跌
  韭菜、西红柿、冬瓜、茄子、青椒、黄瓜……进入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后,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看到市场内的家常蔬菜应有尽有,在各个摊位上摆放得整齐有序。
  “这个星期菜价开始下降了,山东的青椒之前都是5块钱一斤,现在差不多3.9元一斤。四月青之前1.6元到2.8元一斤,现在1.2元到1.6元一斤。”蔬菜经营户李老板告诉记者,本周以来天气转好,地产菜蔬菜供应量充足,价格有所下降,长途调运菜价格也有所回落。
  在售卖冬瓜的摊位前,一位老板向记者介绍,冬瓜作为“小众菜”,近期批发价格在每斤2.2元到2.6元左右,“跟夏季比确实贵了一些,但是这个季节冬瓜价格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比较稳定。”
  一位销售韭菜的经营户告诉记者,近期合肥地产菜供应量比较充足,比如庐江的韭菜上市了,现在的批发价格基本维持在每斤1.5元到1.8元,之前每斤在1.8元到2.5元。
  “现在蔬菜价格主要受天气影响。前段时间受疫情冲击,长途调运菜的运输费用增加了,油价也在上涨,所以那时候菜价高一点。但现在本地菜供应量上来了,后期价格估计还会再跌一些。”这位经营户说。
  粮油储备 储备粮可保障3个月市场供应量
  菜价有所回落,储备是否充足?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周谷堆大兴农产品物流园信息中心了解到,4月4日到11日园区各类农产品储备量超过23000吨(在场、在途),其中蔬菜6500吨、水果2000吨、粮油7000吨、冷冻品6000吨、肉类1600吨。
  就蔬菜市场交易情况来说,周谷堆大兴物流园蔬菜市场日均进场量5000吨,菜价整体稳中有降,主要是前期涨幅较为明显的地产菜价格开始回落。畜禽肉类市场交易方面,日均进场量500吨,总体上量价稳定。由于猪肉供应充足,白条猪肉交易持续平稳运行,批发价每斤在7元到7.4元之间。粮油市场交易方面,日均成交量1700吨,米、面、食用油以及杂粮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水果、水产、冷冻品、副食品、禽蛋市场交易也相对稳定。
  “为应对紧急突发事件,我们园区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变化,如果必要将适时加大农产品储备量。”周谷堆大兴农产品物流园信息中心相关人员说,园区鼓励经营户加大产销衔接力度和农产品调运,特别是耐储蔬菜(长途菜)、肉食、禽蛋等农产品,以保障市场供应及价格稳定。“为保障供应,防止疫情对农产品供应、运输产生不利影响,我们积极与省内二级市场及周边生产基地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供销、生产情况,确保农产品调配。”
  据介绍,周谷堆大兴农产品物流园信息中心还安排专人做好农产品价格、品种、货源等信息的监测分析和报送工作,及时分析、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和价格动态,上报政府职能部门,并且打击哄抬物价,囤货居奇等行为。
  此外,记者从合肥市发改委价格监测处获悉,目前该市政府储备成品粮3万吨、成品油3800吨,特别是地方储备粮(省市县三级)33.87万吨,可保障全市937万人口3个月的市场供应量。再加上一些企业的库存,整个合肥市粮油供给非常充裕。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徐琪琪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