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18日遭遇俄军导弹袭击,但并未引起外界广泛关注。因为人们知道,俄乌冲突的真正焦点在乌东部顿巴斯地区。俄乌战争即将打满两个月,俄军没能速战速决,和平谈判陷入僵局,一场决战似乎已不可避免。不过,在被外界认为双方都输不起的“顿巴斯大决战”之前,乌东南部城市马里乌波尔才是俄乌冲突的焦点,它对俄乌而言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乌克兰军队拒绝投降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16日表示,俄军已经控制了马里乌波尔除亚速钢铁厂之外的所有城区,乌军剩余力量和外国雇佣军被封锁在亚速钢铁厂内。他说,俄军3月11日包围马里乌波尔时,乌军约有8100人。在随后的冲突中,乌方战损约为4000人,另有1464名乌方军人投降。目前,亚速钢铁厂内共有约2500名乌武装人员和外国雇佣兵。
俄国防部16日发表声明说,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亚速钢铁厂内的乌军和雇佣兵凡是愿意弃械投降的,都能得到安全保障。从莫斯科时间17日清晨6时(北京时间11时)到13时(北京时间18时),放下武器的乌军可以离开亚速钢铁厂。
对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6日表示,马里乌波尔的情况很困难,“我们的军队被封锁,那里正在发生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没有食物,没有水,没有药物”。但他强硬表示,如果留在马里乌波尔的乌军被消灭,乌克兰将停止与俄罗斯的谈判。
俄方给出的最后期限过后,马里乌波尔的乌军并未投降。一些媒体援引乌方官员和守军指挥官的话称,乌方拒绝投降。而科纳申科夫通报,俄方截获的无线电信息显示,乌方禁止马里乌波尔的乌军就投降进行谈判,并命令射杀投降者。
俄国防部17日证实,其要求被包围乌军投降的最后通牒被无视,“如果有进一步的抵抗,他们将全部被消灭。”
马里乌波尔为何难打
俄乌围绕马里乌波尔的争夺已持续一个多月。前期俄军多条战线推进特别军事行动,尤其是进攻基辅的行动吸引了大量关注度。近半个月来,马里乌波尔取而代之,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双方争夺马里乌波尔的结果,将对整个俄乌冲突局势产生重要影响。
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17日表示,马里乌波尔“没有沦陷”,被包围的部队将“战斗到底”。
分析人士认为,俄方之所以难以攻克马里乌波尔,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马里乌波尔城市环境复杂。作为工业城市,这里遍布重工业建筑,各类工厂成为由钢筋水泥铸成的“堡垒”,抗打击能力强。俄军事专家安德烈·科什金说,亚速钢铁厂占地面积堪比工业园区,仅地下结构就有8层,地下通道长度累计超过24公里。
其次,乌方比俄方更加熟悉马里乌波尔地形。乌方军事力量“亚速营”在控制马里乌波尔的数年时间内,已将这座城市改造为坚固的防御据点。
第三,双方战术策略导致僵持局面。自俄方对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来,双方相互指责对方破坏马里乌波尔人道主义通道开通工作。俄方多次指责马里乌波尔的乌民族主义武装分子以平民为“活盾牌”来阻遏俄军攻势。
此外,自俄乌冲突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不断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和军事援助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马里乌波尔守军的战斗意志和能力,增加了俄军攻城的难度。
一城得失将影响全局
马里乌波尔地理位置重要,具有极高的军事战略价值,俄军如果拿下它就能打通从乌克兰东部到克里米亚的陆上走廊,并获得新的战略战术选择。
有俄媒刊文称,基辅当局视马里乌波尔为“乌克兰的斯大林格勒”,试图将俄军长期拖在该地,进而使其成为整个战争的转折点。这座城市的重要性还在于,它一旦陷落,乌克兰的其他战线可能会崩塌。一家美国媒体17日报道称,占领马里乌波尔可能是俄罗斯新一轮进攻的一部分。
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欧洲与国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瓦西里·卡申说,马里乌波尔是乌军的重要集中地和防御中心,占领这座城市将为俄军在其他地区的军事任务腾出大量兵力,俄军将可以与顿巴斯地区民间武装完成整编合并,加速推进完成在顿巴斯地区的特别军事行动任务。
马里乌波尔对乌克兰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是乌克兰钢铁工业中心,伊里奇冶金厂、亚速钢铁厂等对乌克兰经济非常重要。马里乌波尔港是亚速海沿岸最大、设备最齐全的港口,也是乌钢铁、粮食等产品的出口枢纽。不少媒体分析指出,俄军若控制了马里乌波尔就相当于控制了乌克兰的经济命脉,并将控制亚速海。
同时,马里乌波尔对俄乌双方士气也有重要意义。驻守马里乌波尔的“亚速营”是俄方眼中的民族主义武装分子,占领该地、消灭“亚速营”对于俄完成特别军事行动既定目标中的“去纳粹化”至关重要。俄军事专家弗拉季斯拉夫·舒雷金表示,马里乌波尔对乌克兰而言是“抵抗的象征”,这座城市控制权的归属将极大影响俄乌双方的士气。俄军事专家德米特里·博尔坚科夫认为,如果俄方占领马里乌波尔,乌方很可能将不得不回归谈判。
乌政府人士和西方情报机构均认为,决定俄乌冲突结果的“顿巴斯大决战”即将开始。由于担心乌军的弹药迅速耗尽,难以应对俄军的新攻势,美国正努力说服盟友向基辅输送更多弹药。欧盟领导人17日呼吁欧盟国家不必区分武器轻重类型,快速向乌克兰提供装备。
综合新华社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