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级统一部署,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60人援沪医疗队4月2日集结出征,牵头整建制接管上海市花博园复兴馆安徽方舱医院A舱。自4日晚开舱以来,在上海新华医院的协调支持下,该医疗队与安庆援沪医疗队一道,确保A舱院区全速运转,应收尽收,有序开展医疗照护、病情评估、心理疏导等工作。截至18日0点,A舱已累计收治患者1274人,出院635人。
成立党员突击队率先进入方舱
中国科大附一院60名援沪队员中,共产党员有36名,经医院党委批准,医院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成立。
4日晚,接指挥部指令,当晚要完成首批217名患者的进舱接收任务,医疗队面临巨大挑战。“先排我,我是党员,我有武汉抗疫经验。”参加过安徽援鄂抗疫工作的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何宏亮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我也参加过抗疫”“我是重症专业护士,请考虑我”……领队郑昌成当即决定,成立党员突击队,以骨干力量打好开舱第一仗。与首批12名党员一同进入方舱的,除了一副副“白色铠甲”,还有那面随队出征的党旗。
15日,中共安徽省援沪医疗队临时委员会批准成立中共中国科大附一院方舱院区党总支,全体队员备受鼓舞。临时党总支书记郑昌成随即召开第一次总支委员和支部委员会议,医院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整建制成为方舱院区第一临时党支部。
临时党总支已收到65份入党申请书
“阵地在哪里,党旗就在哪里!”临时党总支发出号召。
“我是党员,请安排我进舱。”56岁的儿科护士长鲁琦是医院援沪医疗队中最年长的队员,主要负责医疗队的物资管理和发放工作。
“共产党员不仅要自己冲在前,还要以实干苦干精神影响一批、带动一批。”郑昌成说,临时党总支目前已收到65份入党申请书。
方舱管理,院感防控是重中之重。抵达驻地,医疗队院感负责人、有着14年党龄的副主任医师于玉领立刻组织A舱6名院感专家召开碰头会。随着讨论的深入,院感方案思路一步步清晰明朗。
“一定要首先守护好我们的队员!”院感专家团队中,名党员主动承担起了错时班,保障全程监控医、护人员进出舱。护理组则依托党员突击队建立感控护士队伍,院感专家—感控护士—舱外管理三级院感防护体系随即建立起来。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首次全舱核酸检测、患者物品终末处理,每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党员突击队都不曾缺席。
党员志愿者联盟协助“大白”工作
“共产党员行动起来!”方舱内的党旗下,澎湃的力量正在汇聚。一个主要由患者组成的A舱党员志愿者联盟,应时而生。
郑昌成说,方舱院区建筑面积大、占地广,以无症状和轻症患者为主。结合方舱医院自身特点,为了更科学有效地做好患者日常照护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医疗队在患者入舱登记时,特别留意记录了每位党员患者的信息。随即,党员志愿者联盟微信群组建起来,医疗队护理领队贺雪梅的微信好友申请信息就一直没停过。
除了医护“大白”,A舱忙碌的身影中又多了他们的一份光和热:核酸检测时,帮助医务人员对划分区域内的患者进行提前引导和秩序维护;为听不懂上海话的医务人员当起翻译……
抵沪两周多来,中国科大附一院援沪医疗队医务、护理、院感、管理各团队高效联动,紧密协同,迅速建立完善各项医疗核心制度、管理制度及应急处置预案,建立三级防控体系,细化岗位分工,明确岗位职责,确保进出舱环节安全有序。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防联控督导组现场督导检查,对A舱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李毅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