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灵璧县:无人机上岗小麦吃上“营养套餐”
  “这次喷洒的药液有9种,有预防虫害的,有防治叶枯病的,有管籽粒饱满的……”日前,灵璧县黑姑娘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为侠在为2000亩小麦调配“营养餐”。
  在李为侠的引导下,记者驱车来到该合作社的地头,远远就能看到麦田上空5台“大疆”牌730植保无人机在不停起落,操作员熟练地操纵着遥控器,无人机伴随着旋翼发出的嗡嗡声,在麦田上空来回穿梭“喷云吐雾”。
  “一台无人机一天可以喷药500-700亩。合作社这2000亩地,5台无人机半天时间就能完成了,不但效率高,喷洒均匀,节省药液,避免麦株的人为损坏,同时也减少人与药的接触,更安全。”操作员趁着加药的间隙向记者介绍。
  “前段时间,村里的科技特派员来给我们发放防条锈病、赤霉病的宣传资料,还讲解小麦‘一喷三防’的要领,我家的小麦托管给合作社,他们用无人机喷药,我放心。”灵璧县杨疃镇顾家庄村民盛方华说。
  灵璧县黑姑娘合作社拥有植保无人机35台,年作业量20余万亩,覆盖附近三个乡镇,现在正在参与杨疃镇政府组织的小麦“一喷三防”作业。
  “杨疃镇今年种植小麦12万亩,目前正在抽穗扬花,是小麦生长的旺盛期,也是稳住产量的关键期,用无人机抢抓时间,能高效率给小麦送上丰富的营养大餐。”灵璧县杨疃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滨说。
  据悉,今年以来,灵璧县已举办3期小麦病虫害防治培训班,派出8个督导组到各乡镇督导,农技人员分片包干、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扎实高效地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向群众发放《麦田管理办法》《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方案》等相关知识手册,全面推广“一喷三防”技术,鼓励有条件的麦农使用无人机作业,为今年小麦的丰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王庆明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