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日夜,20名检察干警,个包保点位,24小时坚守在苏埠镇,这是六安市裕安区检察院第一抗疫志愿服务队的真实写照。
1个临时党支部,12位党员,名入党积极分子,将一个简陋的临时驻地打造成了志愿队坚固的“红色战疫堡垒”。这群人,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检察干警的英勇风采,践行了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在核心战场中为打赢疫情歼灭战贡献检察力量。
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4月5日凌晨,六安市裕安区检察院第一抗疫志愿服务队临危受命,星夜启程奔赴此次疫情的中心区域苏埠镇,第一时间下沉到5个村居参加防疫工作。连日来,队员们承担了卡点值守、志愿服务等工作,始终冲在一线、守土尽责。
4月15日,经上级党组织批准,第一抗疫志愿服务队在苏埠镇成立临时党支部,将党组织建立在“战疫”一线。截至4月18日,该队伍已经在苏埠镇连续奋战了14天,24小时的卡点值守,孤寂的道口,漆黑的夜晚,正是有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决心,才铸就了这座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战疫堡垒。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凌晨1点35分,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徐腾飞在参加区疫情防控会议的间隙,在裕检志愿一队微信群里回复了干警当天的工作汇报。自出现疫情以来,白天前往联系乡镇督查疫情防控、参与一线卡点值守,晚上连夜参加调度会,凌晨在群里部署工作已经成为了徐腾飞的日常。
作为该院全面工作以及两支抗疫志愿服务队的“定盘星”,徐腾飞始终站在一线,靠前指挥,既统筹全局,抓好院防护物资采购、储备,及时传达市区委部署,指导临时党支部创建,推动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落实,又着眼于细,关心一线干警的思想动态、个人防护和衣食起居,运送防护用品、食品等物资至抗疫一线。在徐腾飞的带领下,第一志愿服务队始终保持着昂扬的姿态投身于疫情歼灭战中。
“许主任,大夜班后半夜太熬人了,您身体不一定吃得消,我们来替您值班吧。”4月的天气,白天艳阳高照,穿着防护服犹如蒸桑拿,可到了夜晚,温度便下降到只有8到10摄氏度,道口的风又大,往往吹得人瑟瑟发抖。这样的天气对于年轻干警尚且是一种考验,对于年龄已经不小的裕安区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许晖来说,则更加困难。
可面对同组两位青年干警的问候,许晖表示:“我作为一名老党员,此刻更不能退缩,今天是第一个大夜班,我要坚守在这里。”就这样,许晖始终同年轻干警一样坚守在卡点一线,完成好志愿服务、政策宣讲等各项任务。
“作为一名党员,有危险的时候自然不能退缩。”在东街卡点值守过程中,胡正军始终冲在一线:核酸采集时,他是协助秩序管理的“引导员”;物资发放时,他是深入封控小区的“配送员”;卡点值守时,他是披星戴月的“守门员”。在得知卡点采集核酸的医护人员没有车辆来回不方便时,他还主动请缨,担任起接送“大白”的“驾驶员”。
同一卡点值守的青年党员黄晓丹,看到胡正军的奋勇担当,也表示深受触动:“胡哥遇到急难险重的事情总是第一时间冲上前去,以身作则,发挥表率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引领我们青年党员向他看齐。”
身教是执行的榜样
党员干警们冲锋在前,忘我拼搏的精神,深深感染了5位青年干警,在卡点值守工作之余,他们纷纷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中有的已是入党积极分子,此刻再次向党组织倾诉自己在抗疫期间的所思所感,有的是受到党员干警的感召,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一张张入党申请书,表达了青年干警在抗疫中用实际行动接受考验,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的决心。
“在这段时间里,我亲眼目睹了身边党员同志,不畏艰辛,日夜奋战,坚守岗位的形象。院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战疫手记’,一笔笔一件件诉说着他们与疫情斗争到底的决心,身边党员同志的意志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迫切地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更深地融入他们之中。”该院95后干警,办公室工作人员杜家童在入党申请书中如此写到。去年防疫期间,借调在外单位的他,就曾主动请战,今年杜家童更是毫不犹豫地冲上了前线。
“成为一名党员,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今年是我第三次参与一线抗疫,自第一次参与抗疫工作以来,身边的党员先锋形象早已根植我心。”入党积极分子沈凯写到。疫情发生后,他和妻子同时冲向防疫一线,家中年幼的孩子只能交由母亲照顾。“看着刚会走的女儿哭喊着看着我们离开,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相信宝贝女儿长大后一定能理解父母的追求。”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