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9版
发布日期:
“社区管家”刘文姐:
热心耐心责任心,心心系居民

  她多方奔走,为居民解决了天然气入户问题;她连续50天无休,解决了小区老大难的车库问题;她用初心守护着社区,对社区里的
  一草一木心里都有本“台账”……在合肥市包河区包河苑社区,居民总结了这样一句顺口溜:“有问题,找文姐。大小事,用心解!”他们口中的“文姐”,就是合肥市包河区骆岗街道包河苑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刘文姐。
  多方奔走,让天然气全覆盖
  包河苑社区是合肥市最具代表性的回迁安置社区(混合型社区)之一,居住着3万多居民。该小区2004年开始回迁,如今已有近二十年时间,当时的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
  包河苑回迁时,因条件限制,未安装管道天然气。多年间,居民使用的都是瓶装液化气,换气要搬上搬下。刘文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走访居民、召开座谈会、汇总意见上报。在她的奔走下,包河苑小区天然气改造工程终于启动。2017年完成改造后,4809户家庭实现天然气入户全覆盖,回迁小区居民终于用上了方便清洁的天然气。
  气理顺了,刘文姐又开始解决小区其他问题。小区由于建设初期规划不到位,设计理念滞后,行车难、停车难等问题愈发突出。让包河苑小区纳入全市老旧小区改造范围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刘文姐又开始奔走起来。在她和社区“两委”其他成员的努力下,包河苑小区(一期A区、C区、E区)被纳入2021年合肥老旧小区改造名单。改造中,她集思广益,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将居民反映强烈的停车位不足、小区公共休闲场所缺乏等问题均纳入了改造清单。如今,改造后的A、C、E区新增车位400余个、老人儿童娱乐设施3处,惠及2267户家庭7000余名群众。
  50天无休,把车库还给大家
  曾经,包河苑有一个让大家都很头疼的问题——小区车库管理难题。包河苑小区有独立车库、自行车库294间,产权属包河经开区资产经营部所有。2004年小区回迁后由原大墙、观音庙、花园3个社区居委会管理。但由于管理不到位,车库长期被私人占用。2011年5月,3个社区居委会合并成立包河苑社区居委会后,不断收到居民投诉,要求集中整治将公共车库收回。虽然相关管理部门几经尝试,但都因矛盾重重及历史遗留问题太多,难以有效推动。
  刘文姐连续50天无休,深入走访摸排登记占用人员相关信息,逐户上门教育引导,通过近2个月的攻坚克难,总面积6009.79平方米的294间车库全部收回,“硬骨头”啃掉了!如今,经过社区统一规划,这些车库已改造成网格支部工作站、居民活动室、非机动车车库等公共服务场所。
  守护平安,心里有本“台账”
  偌大的包河苑小区,哪些地方设置了视频监控系统,哪些地方有安全隐患、监控盲区,在刘文姐心里都有一本清晰的“台账”。这是因为,多年来,她一有时间就会到小区的6个区走一走转一转。
  2018年,包河苑小区E区成为合肥市首个“技防工程”落户的小区。作为回迁近20年的小区,当时安防系统已老化无法正常使用,为压降四类可防性案件,刘文姐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在小区重点区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进出人员和车辆的有效识别和管控。自包河苑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开展以来,四类可防性案件呈断崖式下降,2019年发案数比2018年下降了77%。她也被聘为合肥市公安局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
  此外,刘文姐还积极探索出回迁安置小区管理新模式,创新总结出了“1+6+X”社区协商议事模式、打造“红色议事厅”协商议事平台、“六站一中心”党群服务网络、党群“七心”家园、包河苑社区A+志愿者服务联盟等党建品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路子走得越来越实,服务群众的路子走得越来越宽,社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越来越足。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