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就是不自觉地腿软,眼前一阵模糊就摔倒了。”
“疼吗?有没有去医院?”
“应该要去的,但当时正需要人手,用酒精对伤口做了擦拭,就继续工作了。现在疫情防控任务非常重,医生要求休养一个月,可我想尽快回到工作岗位。”
……
因为持续高强度的工作,合肥市包河区淝河镇老官塘社区“90”后女孩凌珊珊,摔倒在了核酸检测的现场,左腿髌骨骨折。
对自己的伤势,凌珊珊轻描淡写,言语间尽是对防控工作的“放不下”。
为了应对陡然加剧的疫情防控形势,合肥市在多个城区开展全员免费核酸检测。为确保早上6点检测工作准时开始,作为志愿者的凌珊珊4点半从家出发,抵达离家10多公里的淝河佳苑核酸检测点,一到检测点便开始忙碌起来。
“核酸检测登记工作看似简单,但只有细致、准确、高效的信息登记,才能缩短检测时间、减少人员聚集,让检测工作有条不紊进行。”老官塘社区副书记刘光忠对此深有体会。
工作时,为了减少上厕所次数,凌珊珊几乎不喝水。28℃的高温下,她的脸颊被防护面罩勒出一道道痕迹,双手被汗水浸到泛白,“透过防护面罩,有居民冲我微微一笑,或者说声辛苦了,顿时就感觉心里暖暖的,浑身又充满了干劲。一天下来,我登记了500多人。”凌珊珊笑着说。
高强度的工作,是近期以来凌珊珊的常态。在受伤的前一个晚上,凌珊珊和同事们为了保障全员核酸检测,搭棚子、搬运桌椅、清点医疗物资……忙到晚上10点多才下班。
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是同事们对凌珊珊工作的评价。说起手下这个“兵”,社区副书记刘光忠一边称赞一边心疼,“摔倒的时候腿就流血了,当时我们劝她休息一阵,她坚持要来上班。劝说了好久,才答应回家养伤,责任心太强了!”
“希望能快点康复,早日回到防控一线。”凌珊珊说,作为防疫前线“守门员”中的一员,“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大家的努力,能控制疫情传播的风险,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早日听到疫情阻击战胜利的号角!”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殷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