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全部阴性!疫情防控恢复常态化管理
合肥包河近千名党员干部就地转为“疫”线志愿者
  本报讯5月5日,合肥市包河区新一轮区域核酸检测累计采样117万余人,结果均为阴性。此前,随着辖区内最后一个管控区正式解封,包河全域恢复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
  4月23日晚,包河区发现2例核酸检测异常人员,随即启动应急预案,经科学研判、审慎决策后及时划定封控区1个小区、管控区7个小区、防范区2个小区。连日来,包河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天现场调度,滨湖世纪社区210名工作人员全部驻点办公,区直相关部门、各街镇抽调50名工作人员驰援一线,共同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歼灭战。
  十天奋战,包河区抗疫一线真情涌动,医务工作者不舍昼夜,“就地转化”志愿者扛起责任大旗。“作为一名老党员,疫情当前,我们必须站出来。”家住管控区振徽苑的包河区农林水务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刘强,在小区被封后第一时间和振杰居委会联系,就地转为志愿者,第二天就把临时党支部组建起来。同样来自区直机关的梅平,从4月1日开始就下沉在徽贵苑小区,小区管控后,他也“就地转化”为志愿者,服务小区的核酸检测工作。
  由于包河区划定的疫情防控的“三区”内涵盖了5所学校,学校停课后,教师成为“就地转化”志愿者中的重要力量。小区管控后,合肥市阳光中学副校长宣守强立即向振杰网格党组织报到,不仅参加全员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还带领徽杰苑的17名教师志愿者负责小区内每日的巡逻。住在徽贵苑的师范附小三小数学老师杨敏,在看到社区临时党支部的号召后第一个报名,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在全员核酸检测时做信息采集员。第一次穿防护服的她深切感受到“大白”的不易。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包河区委组织部号召“三区”内的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一律就地转为志愿者,主动向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到。900多名党员干部迅速成立临时党支部,组建党员突击队,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疫情和群众之间筑起一道“红色防线”。
  封控区和管控区内,不仅要做好疫情防控相关的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等工作,更要保障居民生活不受影响。从蔬菜到药品,从基本物资到特殊需求,社区开设线上采购平台保证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还为困难群体及时送去内含米面油肉菜的关怀礼包。志愿者们还配合社区策划组织瑜伽、舞蹈线上教学,设立心理咨询线上课堂,免费向居民赠送图书等,丰富市民居家文化生活。特别是推出“我的抗疫宅生活”主题图文视频评选后,短短几天便收到两百多件作品,参赛的居民们虽然居家隔离,但丝毫不减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抗疫胜利的信心。
  经过持续艰苦战“疫”,到5月4日,包河区疫情管控区域已全部解封,居民们的生活逐渐恢复如常。滨湖世纪社区党委书记李瑞鹤表示:“解封不解防,我们会继续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居民们也要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共同守住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记者从包河区委组织部获悉,党员干部的志愿服务活动,将是党员积分管理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接下来,该区还将不断充实来自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基层力量,将志愿服务作为常态化举措,成为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补充力量。马辉乐郝梦瑶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