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持续传递检察温度,为未成年人撑起了一片法治蓝天。
检察监督让“黑校车”成为历史
一辆7座的面包车,竟然搭载了十几个孩子,一张张稚嫩的笑颜,背后却是长期无法解决的乘车安全隐患。乡村的陡坡、弯道、临水路段危险重重,面对交警的常规巡查,躲猫猫,玩飞车……各种炫酷技能轮番上阵。
立案调查让代表建议有回应
2021年4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安庆市检察院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
“我们那里的黑校车问题已经有十多年了,孩子们的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以前是农场自治,现在社会事务划入大观辖区了,检察机关能不能推动大观区政府解决这个问题?”来自皖河农场的人大代表提出建议。
学生的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庆市院高度重视,立即将该建议作为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交由大观区检察院办理。
大观区院受理线索后,迅速启动立案调查程序。分管领导立即与皖河农场社会事务管理中心联系,带队到皖河农场对涉案的14名司机及部分学校负责人、学生家长展开调查核实工作。通过调查发现,由于皖河农场区域面积大,劳动力输出较多,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公共交通仅有501路通行到农场中心双河口镇,公交线路未延伸到农场偏远区域。皖河中心学校、幼儿园等共有230多名学生住在偏远区域,距离学校最远的路程往返近30公里。为了解决上下学交通问题,10多名学生家长联合租用一辆小型面包车,涉案的14辆车全部存在超载现象,遇上交警路面执法时,司机为了逃避处罚就会变道、超速,农场道路多处存在临水、弯道、陡坡,车辆如果不规范行使,确实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圆桌会议变“都不管”为“都来管”
调查结束后,为了推动问题的解决,2021年7月,大观区院在皖河农场召开了第一次圆桌会议,邀请了区教体局、区应急局、区住建交通局、交警部门、皖河农场、学校等相关部门参加,各行政机关一致认为治本的最佳方案是配备正规校车,但配备校车需要统筹考虑,不能仅仅考虑皖河农场区域,还有其他农村地区的学校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怎么办?检察机关认为各职能部门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区教体局虽然对社会车辆没有管理职能,但保障学生安全的问题是该局应当履行的职能,可以从推动政府解决问题的角度去制定整改方案;交警部门可以在校车配备到位之后,加大对“黑校车”的查处力度;交通部门应当就公共交通设施的配备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
诉前检察建议启动整改
2021年8月,大观区检察院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区教体局加强相关学校的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对学生乘车接送服务隐患进行专项整治,改善未成年学生的校车服务条件。区教体局收到检察建议后,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从摸清接送车辆底数、登记驾驶员信息、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制定整治方案、提请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等多方面进行整改。9月,区政府常务会议将校车安全问题列为重要议题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原则性的整改意见。
跟进监督让不可行变成可行
为了进一步推动校车问题的解决,2021年11月,市区两级院召开第二次圆桌会议,进一步厘清各行政机关职责。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检察机关提出先行试点,分步实施的思路,建议在大观区海口和皖河两个农村地区各选一条线路进行试点,采取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分步实施,逐步解决。同时建议试点方案由区教体局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测算形成报告,提交区政府研究。
政协提案成为助推合力
2021年12月,大观区两会召开。大观区院第二检察部分管副检察长作为区政协委员参加了会议。会前就该案起草了《关于解决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接送车辆存在安全隐患的提案》。会议期间,经提案组审查,该提案被予以立案,提交相关职能部门予以办理,为解决校车问题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2022年1月,区教体局、区住建交通局、区应急局等多家行政机关联合形成《关于解决农村校车问题的报告》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最终形成明确具体的解决方案,皖河农场和海口镇成为先行试点区域,采用社会化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校车问题,政府适当予以补贴。日前,区政府已经启动校车招投标程序,孩子们坐上正规校车指日可待。
汪杲彭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