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4版
发布日期:
一生为银幕塑造好角色
百岁“人民艺术家”秦怡辞世
  2022年5月9日4时08分,“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在上海逝世,享年一百岁。秦怡去世的消息传来,中国影坛为之哀恸,众多文艺工作者纷纷追忆、缅怀这位把一生都奉献给中国电影事业的人民艺术家。9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也联系上多位曾与秦怡有过交往的作家、电影工作者,听他们讲述秦怡曾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点点滴滴。
  著名作家石楠:她不仅外表美心灵更美
  著名作家石楠曾因写《舒绣文传》采访过秦怡,虽然事隔三十多年,但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年近古稀的她,端庄美丽,温文尔雅,得知我是因为要写舒绣文来采访她,她专门把我约在她家里,泡好了茶等我。那是我和秦怡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见面。”
  1988年10月,石楠的电影剧本《女画家潘玉良》获庆祝建国四十周年电影剧本征稿活动三等奖,她应邀去上海领奖。当时石楠正在为写《舒绣文传》做准备,而上海是舒绣文演艺事业的起点。这次上海之行,石楠被安排住在永福路52号上影厂文学部作家楼,也就是传说中的“小白楼”。“我很幸运,恰遇舒绣文人生旅途最后的驿站——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上海演出。在上海电影局和上影文学部的支持下,我搜集到了很多中国电影的重要历史资料,见到了电影界很多著名的老艺术家。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难以忘记对秦怡的那次采访。”
  石楠说,秦怡是大艺术家,“她和白杨、舒绣文、张瑞芳一起被誉为抗战话剧舞台四大名旦,成就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舞台传奇。秦怡主演的电影,尤其是《女篮五号》,百看不厌。”石楠说,秦怡是她这代人喜欢的巨星,用现在的话来说,她就是秦怡的“粉丝”。“我给她打电话时有些忐忑,秦怡时任上海电影公司董事长,工作很忙,我担心被拒绝,所以我鼓足了勇气才敢给她打电话。没想到她约我第二天下午三点去她家,还详细地告知了她家的地址和去的路线。”
  那次采访,秦怡和石楠倾心长谈,聊了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故事。“秦怡不仅外表长得美,她的心灵更美。她说她的姐姐长她七岁,终身未嫁,随她生活,她们相依为命,她待姐姐如同母亲,有时她太忙了,又要照顾小弟(秦怡的儿子),对姐姐有些忽略,姐姐会感到某种失落,常使小性子,罢吃保姆做的饭菜,非得秦怡亲自动手给她做她才吃,目的是要秦怡给她的爱更多一点。她就像女儿那样照顾着姐姐。”事实上,秦怡的心就是一湾爱海,她爱着很多人。2008年汶川地震,她将20万元养老钱全部捐给了灾区。她说,小弟走了,现在没有牵挂了,捐出这些钱,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
  石楠说,让自己非常感动的是,同为女性,第一次见面,秦怡就以极大的信任,将自己最隐秘的内心诉诸于她,也让她更加敬重这位人民艺术家。两人聊了两三个小时,回到住地时,上影厂的食堂已经关门了。“那时候外面也没有小馆子,我就啃了点饼干,但感觉自己收获满满。”那次见面之后,石楠将关于秦怡的采访内容写进了《舒绣文传》中,不仅如此,她还专门撰文《美丽又伟大的女性秦怡》记录那次见面,文章发表在上海的《文汇报》上。得知秦怡去世的消息,石楠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发文悼念;“秦怡走了,我很悲痛,她是了不起的女人、她是心美人美的美人,真正伟大的人民艺术家。”
  著名演员佟瑞欣:她是中国电影灯塔式人物
  秦怡一生有许多传奇,晚年她留给中国电影的一段佳话:93岁时在海拔3800米高原拍摄了自己编剧的电影《青海湖畔》。秦怡在片中饰演一位气象工程师,93岁演60岁的人物,银幕上的亮相全然贴合人物气质面貌,毫无违和感。而电影里和她搭档的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成了秦怡电影生涯的最后一任男主角。“秦怡老师不仅是上海电影界,也是中国电影界的灯塔式人物,是中国百年电影史的见证者和耕耘者。她对上影演员剧团的热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都是深远的。秦怡老师说过,生命不可以控制,生活是可以自己控制的,她做到了。虽然秦怡老师走了,但她对电影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大家都看到了,送走了生命中挚爱的那么多亲人,秦怡老师继续把自己放到社会中,电影界的大事小事,只要通知到她,她都会赶到,包括我做的一些公益微电影活动,而且不计报酬。”
  佟瑞欣和秦怡合作了《青海湖畔》,他表示跟秦怡老师密切的接触就是从自己主持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开始的,当时佟瑞欣去找秦怡老师站台支持,虽然不是什么大活动,但秦怡老师还是欣然前往,“对电影好、对社会好的,她都愿意来。秦怡老师是百岁老人,我们知道终有这一天,但这一切还是来得太突然了。今天牛犇老师,陈宝国老师都来电询问和关心,大家都很关心秦怡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