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蔬菜盲盒”玩出新花样,“萝卜计划”助村民增收
  盲盒,是时下的潮物,深受年轻人喜爱。那你见过“蔬菜盲盒”吗?在黄山黟县,年轻夫妻郑涛、黄晶和朋友们玩出了“蔬菜盲盒”新花样,他们将农家新鲜蔬菜以“盲盒”形式,挂上电商平台,意外成了“爆款”。他们还开启了“萝卜计划”,半年来已链接农户36户,利用闲散荒地49亩,助农卖菜,带动村民增收。
  【尝试】随手卖蔬菜,开启“萝卜计划”
  今年34岁的郑涛是土生土长的黟县人,黟县人民旅社的主人,妻子黄晶的家乡在湖北。熟识二人的朋友常羡慕他们的爱情故事。原来,几年前,黄晶留学归国后,在上海从事规划设计工作,慕名前往黟县游玩,入住了人民旅社,竟与郑涛一见钟情。邂逅爱情的黄晶决定辞去上海的工作,定居黟县。在与郑涛结婚后,二人一起做民宿、做电商,他们在网上售卖黄山茶叶、土特产等。
  2021年夏天,郑涛的爸妈在县城周边开垦了一块荒地,种植蔬菜,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供自家吃。但蔬菜上市,一下子也吃不完。为了“解困”,郑涛顺手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大丰收!七月小菜园,时蔬随心配”。
  没想到,这条消息竟然吸引来了关注和订单。于是,两人将“时令蔬菜”上架到淘宝店铺,一开始是一天几份,后来订单日渐增多。很快,自家地里的蔬菜已经不够卖了。于是,他们开始帮附近村庄的大妈们卖菜,并且邀约朋友一起加入,开启了“萝卜计划”,几个年轻人的创业就这样开始了。
  【创意】选择有困难?“蔬菜盲盒”火了
  黄晶将蔬菜和盲盒结合了起来,“每一季十几种蔬菜,品类多调度难度大,价格波动较大,不同菜品价格差异大,消费者对单个菜品价格敏感度较高。天天买菜做饭选择困难,大家会发愁不知道吃什么,所以我们就尝试推出‘蔬菜盲盒’。”没想到这一创意“火”了。黄晶说,刚推出那个月,浏览量只有719次,个月时间增长到56226次,而且以稳定复购客户群为主,证明大家对黄山农家菜认可度很高。
  2021年下半年,黄晶通过自有电商渠道销售农家菜共计32万余元,蔬菜单日峰值销售1245斤,已发展苏浙沪皖稳定会员568户。黄晶说,在发展过程中,他们除了“土”,其次就是保证“新鲜”,“我们希望农户当天采摘的蔬菜,第二天就能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上,保证新鲜度和口感。”如今,黄晶每次去村里,农户们看到她都很亲切,希望多帮忙卖一些菜。
  【希望】不断复制经验,帮助更多村民
  黄晶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道,半年来,“萝卜计划”在黟县钟山村合作了36户村民,利用零散菜地约49亩,每户每月增收约1000元。
  “萝卜计划”初步成功,也吸引了其他村子的“复制”。黄晶说,接下来的6月,将是蔬菜集中上市的时间,她已经着手准备,同时在丰梧村乡村振兴队队长周涛涛的帮助下,筹备链接丰梧村152户农户。除了蔬菜盲盒,他们还在探索其他优质单品。“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复制到更多村庄,帮助更多村民。”
  “萝卜计划”是起点,却远不是终点。黄晶和几名创始人还有新的想法,二期开设“酱菜工坊”,三期加入“主题农场”等项目。“体验农场,开展自然教育、亲子游、共享菜园等文旅活动。”黄晶说,希望结合乡村振兴,将美丽乡村变身美丽经济。
  近日,黄晶带着“萝卜计划”参加第5届黄山青年创客大赛,拿下了创意组二等奖。在介绍“萝卜计划”时,黄晶信心满满地说:“黄山是长三角的‘后花园’,我们有信心将它打造成为长三角的‘后菜园’。”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朱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