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历经4小时,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吴健成功捐献含造血干细胞混悬液306毫升,以拯救一个小女孩的生命。吴健成为马鞍山市第7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5月21日下午1点,海航某航班客机从海囗准点飞抵合肥。青年律师吴健又一次走进新桥机场。一个月前,上海本轮疫情暴发后不久,他从合肥飞抵昆明投入到某并购项目工作之中,随即直飞海囗参加项目投标。这一次,他到合肥的目的十分明确——拯救一个小女孩的生命。
救人和公益,对吴健而言并不陌生,他曾是一名公务员,筹建了马鞍山市首个救援队,护送了安徽省第100例造血干细胞至天津。6年后的今天,换成他捐献的生命火种,被传递到翘首以盼的彼岸。然而,这中间又充满曲折。2021年11月正在上海工作的吴健,接到中华骨髓库马鞍山站电话。他深知机会来之不易,更知自己身上背负的是责任,是来自远方的期盼。不久,他回到马鞍山,采集了高分辨血样,通过了捐献前体检。可就在春节前临近捐献时,小患者病情出现反复,需延后移植造血干细胞。与此同时,吴健也意外因急性阑尾炎穿孔住院手术。
命运就是如此令人唏嘘,原本即将交会的两条线又回归平行。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患者那边暂时没有新的消息。按照无偿献血的要求,阑尾炎手术后至少要满三个月。因此,吴健在恢复期间注意饮食、加强锻炼,以便能更快恢复身体,达到捐献条件。可这时,新一轮新冠疫情来势汹汹。终于,捐献日期确定了,月22日入院,27日捐献。由于一直在昆明、海口工作,为了不耽误捐献,吴健选择工作一结束就提前从海囗直飞合肥。
5月22日入院后,医生要为吴健注射动员剂。捐献者要在4.5天里早晚各一针,共打九针动员剂,才可以通过外周血管采集到造血干细胞。5月27日,历经4小时,吴健在医院成功捐献含造血干细胞混悬液306毫升,为亟待救援的小女孩送去生的希望。
徐曲明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金学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