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警方5月29日通报,“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在核酸检测中涉嫌违法犯罪,已被立案侦查。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继5月27日“北京金准”被立案侦查、5月21日“北京朴石”被立案侦查后,10天内北京第三家被立案侦查的核酸检测机构。
为节约成本,违规对多管样本混检
记者在29日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北京市卫健委在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持续对全市核酸检测机构进行督查检查中发现,“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在核酸检测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
据了解,北京市卫健委28日组织专家对阳性病例既往阴性检测结果的样本溯源检查,通过视频检查和查看PCR仪上的扩增记录发现,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溯源记录不完整,记录规则不清晰,不能提供原始标本流转单和扩增板原始纸质记录,部分时间点扩增文件记录与实验室自述检测数量不符,违规对多管样本进行混管检测。以上情况严重违反质量安全规定,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导致对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发现和管控不及时,造成疫情进一步传播风险。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在固化证据的基础上,北京市卫健委立即对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进行了严肃处理,勒令其立即停止执业,启动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程序,并配合公安部门予以立案侦查。
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潘绪宏说,初步查明,该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加赶进度,严重违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操作规范,在明知超量混检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失准的情况下,仍然采取多管混检的方式进行检测,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目前,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某(男,52岁)等8人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已有两家被查23人被采取刑事措施
此前,月27日召开的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第347场新闻发布会披露了“北京金准”在核酸检测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的更多信息。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潘绪宏介绍,经查,自今年4月25日以来,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为牟取非法经济利益,违规将多区采集的“5混1”10混1”核酸样本,采用多管混检的方式进行检测,人为稀释样本,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此类行为严重危害市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重干扰疫情防控大局。目前,该公司已被立案侦查,法定代表人王某某(男,43岁)等17人被海淀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另据北京警方5月21日通报,针对媒体报道、市民关注的“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问题,卫健部门已吊销该实验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市场监管部门已立案查处。根据卫健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公安机关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对实验室实际控制人周某某(男,38岁)、法定代表人武某某(男,37岁)等6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据北京市房山区政府网站5月20日晚间消息,因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被房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其违法事实:月14日,监督员发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广阳大街9号1幢3层315-323的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
房山区卫健委副主任等3人被查
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5月9日曾表示,在近期的飞行监督检查中发现,个别核酸检测机构存在送检不及时、报告不准确、实验室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严重影响核酸检测质量和疫情防控工作效果。
有业内人士指出,原始检测数据代表真实的检测数,难以作假,如果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可能是存在较大批量没检测就直接出具结果的情况,而这一情况或会导致“假阴性”的检测结果,带来疫情在社会面隐匿传播的可能。
根据房山区纪委监委5月27日发布的消息,房山区卫健委副主任杨大庆、医政科科长晋长皓、医政科三级主任科员邢曼,因在对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监督管理过程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房山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综合央视、新华社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