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为留守老人做爱心餐他们一家坚持数十天
  清蒸鲈鱼,肉烧蒜苔,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牛肉羹,搭配火龙果、桃子的沙拉……5月29日中午,在长丰县义井镇红桥村,准备就餐的老人们坐在桌前,树荫下欢声笑语。张师傅的爱心餐准时开饭,这是他和家人为留守老人做餐的第77天,不收取老人一分钱。昨日,记者联系到了张师傅和他家人,听他们讲述爱心餐背后的故事,同时也回应网友质疑。
  一天两餐,每天餐单都会变
  “有的老人平日就烧个青菜,没吃完,第二天接着吃。”张师傅的爱人童大姐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看到村里不少留守老人吃饭就是随便对付一口,他们就想着“做些什么”。“家里之前开饭店,疫情期间响应号召停掉了。”一家人商量后,决定在这个空档为老人们免费做饭,中午、晚上各一顿。
  首先是选地方。“不能晒,下雨了也不耽误老人就餐。”童大姐介绍,村里一块开阔地有树荫,有空房,适合就餐。准备就绪后,张师傅作为主厨,童大姐负责洗菜、择菜、配菜等,儿子小张打下手。3月5日,爱心餐正式开张,童大姐说,一开始计划做一个月。
  “餐单由老人们商量着来。“童大姐介绍,每天餐单都会变,比如5月28日是红烧鸡腿、毛豆炒肉丝、凉拌黄瓜、肉片烧包菜,再搭配西瓜。除了四菜一汤自选,张师傅的爱心餐还讲究营养。“清炖排骨配白萝卜,炖银耳汤,食材都是当天早上新鲜采购。“童大姐说,老人吃得动,吃得香,“我们就开心。”
  “一开始,我们让老人去吃饭,他们讲哪有这好事。”张师傅回忆,一说“免费”,老人们开始是不相信的。“留守老人不容易,我们做我们的。”张师傅感慨,近3个月相处下来,家人和老人们打成了一片,老人们也帮着洗菜、择菜。童大姐说,老人们喜欢这样的氛围,“空气好,能聊家常。”
  开通直播,希望传递正能量
  “没什么好说的,我们不想太张扬。“面对记者采访,张师傅一家最初表示了婉拒。在聊了一会后,张师傅和家人希望通过记者,回应做爱心餐过程中面对的质疑和难处,“不怕被黑,我们做的是有口皆碑的事情。”
  “大家好,我是农村小张,这是我们为老人免费做饭的第78天。”月30日中午,在某社交平台,张师傅的儿子小张爱心餐直播再次开播。从爱心餐开始直播后,不少网友从资金和卫生等方面提出疑问。
  “实话实说,也有网友刷礼物。”童大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现在的餐食标准,“一天的费用是七八百到一千两百元左右,开销很大。如果收钱,性质就变了。我们不是想得到回报,是让老人得到福报。“对于网友的关注,童大姐表示,感谢好心人的参与,但不要刷礼物,“我们用心做就可以了,好心会有好报。”
  记者注意到,做饭、就餐等全部过程,都通过直播镜头向网友展示,开饭前,做好的每道菜都蒙着保鲜膜。童大姐表示,老人们也参与了制作过程。“安全和卫生最重要。”
  “有爱心人士提出捐款,被我们拒绝了。”童大姐告诉记者,在社交平台直播,想法很简单,“希望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做好事。”她说,要感谢爱心人士和村里的帮助。
  面对直播时网友在线提问,小张调侃,“自己的老婆本都花了,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村里的留守老人。”除了提供爱心餐,小张还为老人义务理发。“他(小张)以前做这个,疫情期间在家帮忙。”张师傅说,现在老人上街不方便,小张正好帮忙。
  童大姐说,本来准备做一个月,但老人们吃得很开心,“在能力范围内,我们会坚持做下去。”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