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时,网络剧《对决》和网络电影《金山上的树叶》片头出现的“网络视听”朱红色标志已经被不少网友讨论过,也被解读为网络影视剧在探索向规范化、标准化迈步。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要求,从6月1日起,对所有网络剧片正式实行行政许可。这也意味着未来的网剧、网络电影都将“持证上岗”,进入“龙标时代”。
从备案制到行政许可事项管理
《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6月1日起全面发放,业内人士将这个红底印章造型的许可证称为“网标”,与之相应的是电影片头出现的绿底龙头造型的“龙标”。
在“网标”出现之前,网络剧、网络电影实行的是备案制,也就是说节目在正式与观众见面之前,需要经历备案和公示,取得相关备案号后,才可以在各视听节目网站及客户端首页播放、推广等。
而国产电视剧等在播出前,需要拿到广电总局发放的发行许可证。以广电总局4月19日公示的2022年一季度全国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颁发情况为例,2022年1~3月,全国各类电视剧制作机构共计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电视剧33部1138集。广电总局会对外公开拿到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剧名、集数、申报机构、发证机关、许可证号以及发证日期。
目前,已有网络剧和网络电影在片头展示拿到的“网标”,其中《对决》是国内第一部拿到“网标”的网络剧,《金山上的树叶》是国内第一部拿到“网标”的网络电影。网络电影《青面修罗》也拿到了“网标”,编号(总局)网影审字〔2022〕第002号。
谈及从备案制到发放许可证的变化,北京国际律师事务所主任姚克枫向记者解释,“网络发行的内容,被纳入了行政许可范畴。这种行政许可是指需经依法审查方可发行,比备案方式审查严格,也意味着审查的统一规范。这是进一步健全完善视听作品的法律体系的标志,也是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重点动画片、微短剧也要拿证
“由于网络视听的备案和审核机制已经比较成熟,所以许可证并不会对平台的实质性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可能会提升影视产业上游对网络视听的重视程度,促进网络视听在标准化的同时迎来更多的投入,或在一定程度上补上传统影视行业困境所造成的市场空当”,易观分析文化消费行业资深分析师廖旭华向记者直言。
那么具体哪些内容属于“网标”提到的网络剧片?根据广电总局近日印发的通知,包括网络剧、网络微短剧、网络电影、网络动画片等在内的国产重点网络剧片上线播出时,应使用统一标识,将发行许可证号固定于节目片头的显著位置展示。
快手剧情与二次元负责人薛苏告诉记者,“包括重点网络微短剧在内的网络剧片发行管理方式从上线备案转变为行政许可,是行业的一件大事,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于网络剧片管理更加重视,行业发展将更加规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行业创新力将被极大激发和释放。相信行政许可的实行将对未来微短剧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激励网络平台创作精品内容
除了制度上的完善,业内人士还重点关注审核制度的改变对网络发行内容的影响。
“网络平台在节目制作初期确实有些在管理上的疏忽,或者在创作发展初级阶段的时候,对质量要求没有统一的标准,特别是以前在各个平台自审自播这样一个模式下,有些比较粗糙的作品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播出”,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向媒体表示。
在腾讯副总裁、腾讯视频CEO孙忠怀看来,“网络剧片实行行政许可是网络视听内容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与重要印迹,为行业注入了更多信心。腾讯视频会携手行业,为广大用户输出更多精品优质内容”。
从已上市的爱奇艺业绩及优酷、腾讯视频的表态和表现看,内容精品化已是行业共识。2022年一季度,爱奇艺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运营利润达3.3亿元,净利润1.6亿元,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好内容吸引用户付费,用户付费支持再投入”的商业正循环逐步打通。
2021年优酷提出“不要铺张要效率,不要偶像要演员,不要流量要价值”,腾讯视频播出了《开端》等多部优质作品。经历过资本驱动、流量驱动的恶性循环,网络视频行业在监管部门的管理和指导下,正在进入更加健康和理性的发展新周期。
综合《扬子晚报》《北京商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