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招贤纳士常常张榜昭告天下,有能耐者揭榜打擂,胜出者领命出征。6月6日,合肥市正式启动市属国有企业人才招引“揭榜挂帅”,拿出16个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岗位,向社会广发“英雄帖”。此次“揭榜挂帅”主要面向全国各类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全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报名时间为6月6日9:00至6月20日17:30。
16个岗位均为重要领导职务
董事长、总经理、执行总监、总工程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查询发现,本次发榜的16个岗位均为重要领导职务,不仅有位居省内行业领先地位的基金管理和股权投资负责人岗位,还有大数据资产运营等数字经济发展核心产业的专业技术领导岗位,更有我省首家商业零售上市公司总经理岗位,具有类别广、职位多、层次高等特点。
揭榜人员需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安徽省省属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揭榜挂帅”在国有企业选人用人方式上进行了创新。与以往“各自为政”的人才招聘模式不同,本次采用合肥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市属国有企业联动方式招引优秀人才,由新组建的市人才发展集团承办,实行“三统三分”,即市属国有企业人才招引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公告,统一标准,统一程序;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市属国有企业分别确定岗位职责,分别组织考评,分别考察聘用。“三统三分”模式的推出,不仅可以确保整个过程客观公正、公开透明,更有利于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
试用期满不合格者将解聘
记者注意到,在“揭榜”资格初审环节,对于报名市委管理岗位的人员,需在收到通过资格初审的短信通知后,于6月25日前按照要求上传提交行业调研报告(行业调研报告相关要求将通过邮件发送),在规定时间内未提交行业调研报告的取消其报名资格。在“评榜”的现场考评环节,采取半结构化面试方式,对报名人员综合素质、专业能力、适岗程度、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在考察阶段,合肥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和市属国有企业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组织考察,考察采用调阅档案、实地走访、背景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考察对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岗位匹配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考察专业水平、工作实绩和一贯表现。考察结束后,认真分析考察情况,对考察对象作出综合评价,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研究确定各岗位拟聘任人选,如某个岗位考察对象均不符合要求,可取消该岗位。
不难看出,从评才到识才到用才,本次人才招引全流程突出实干导向,通过采用提交行业调研报告、开展能力素质测评、半结构化面试等多元方式,分析研判报名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适岗程度、工作实绩。
此外,此次人才招引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首聘任期三年,其中试用期一年,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予以续聘,不合格和不胜任者予以解聘。此举将打破国有企业高水平“大锅饭”和经理层职务“铁交椅”,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市场化、现代化、科学化经营管理水平。
此次招才不受地域身份限制
此次合肥市市属国有企业通过“揭榜挂帅”方式招引人才,诚邀“风华正茂”的优秀人才扎根“养人”合肥,将为推动合肥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城市与人才最好的关系,就是相得益彰、共同成长、彼此成就。”负责此次招考的同志表示,此次“揭榜挂帅”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所有岗位面向社会,不受地域、身份限制,以平台引才、以事业聚才,为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搭建广阔舞台。同时,打破单一的行政任命方式,采用多元化的市场化引才方式,以固定任期和契约关系为基础,将薪酬与经营绩效挂钩,鼓励受聘者大胆探索,攻坚发展堵点、核心技术,引导国有企业塑造更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进一步激发出企业活力与内生动力。
据悉,近年来,合肥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成效显著,探索出一条“科创+产业+资本”的发展路径,被誉为国有资本引领战新产业发展的“合肥模式”。2021年,合肥市属重点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上交税费同比增长25.9%、108.5%和21.5%。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