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活到老学到老”,但要让银发一族“老有所学”,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6月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暖民心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老有所学行动方案》,为推动老有所学行动拿出真招实措,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构建五级服务网络
据测算,我省常住老年人口到2025年将突破1431.1万。随着人口深度老龄化,老年人多元化学习需求日趋旺盛,改善民生和社区治理需求日渐紧迫。目前,全省老年教育供给能力不足、老年学校教育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的渠道不够通畅等问题较为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安徽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常住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
为满足老年人接受再教育的需求,《老有所学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老年学校新增学习人数290万人左右(其中线下学习255万人左右),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由2021年的140万人增至430万人左右(线下学习330万人左右),占常住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覆盖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五级老年教育体系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扩大学校资源供给
为进一步缓解基层老年教育供给和需求矛盾,我省将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老年教育相关工作,更好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摆在第一位的是扩大学校资源供给,建成五级老年学校。主要途径是通过实施“四个一批”,整合盘活现有办公用房、中职学校、中小学校舍、文化馆(站)、老年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各类存量设施资源,重点面向城镇街道、社区改建一批老年学校。挖掘现有各级各类老年学校办学潜力,扩容一批老年学校。所有省属公办高校利用现有设施建设老年大学,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举办,新设一批老年学校。做大做强老年远程教育,网办一批老年学校,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便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
建设老年教育师资库
方案提出,我省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推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依托老年大学、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社会各类人员组建和培养一支符合老年学校办学需求、相对稳定、以兼职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推进建设具备老年教育师资信息储备、查询、配送与反馈功能的安徽省老年教育师资库。依托高校和省、市级老年大学建立一批老年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加强老年教育教师培训。建立完善老年学校管理人员聘用制度。
老年人教育还需要提升内涵特色发展。我省将开发建设一批体现安徽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的省级精品课程和优秀教材,推进各级各类老年学校读本编写、活动设计、学习场所和文化建设,着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老年智能教育,挖掘推广一批“智慧助老”工作案例、培训项目、课程资源,有效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同时开展老年教育示范校(基地)建设,培育一批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制度健全、办学水平高、社会效益好的老年教育机构。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晓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