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灵璧县杨疃镇:“板凳会”察民意解民忧
  本报讯“可以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托管、转租、入股等形式,让土地集约化,让一部分能手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日前,灵璧县杨疃镇人大代表在杨东村“板凳会”上,聚焦土地集约化发展特色产业建言献策。
  在村民家门口,搬来几张板凳,党员干部和群众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一场“板凳会”就开始了。这种“平起平坐”的交流和沟通方式,打破了台上台下的隔阂,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
  “‘板凳会’的召开,既方便了群众反映问题,也赢得了群众信任,成为人大代表察民意、通民情、暖民心、解民忧的重要窗口。”灵璧县杨疃镇人大主席团主席晏红云说。
  近年来,灵璧县杨疃镇积极探索丰富群众自治形式、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板凳会”成为有效形式。参加会议的有镇包村领导和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驻村干部、村两委、村民代表等,将板凳会开到每一个村党小组,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工作,探讨最佳方案,变“被动”等待问题找上门为“主动”寻找问题解决。
  通过“板凳会”,群众说事、干部理事、多方议事、部门办事,实实在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揪心事。目前,“板凳会”在灵璧县杨疃镇16个行政村已实现全覆盖,共议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乡风文明提升、村组道路修建等问题100多个,共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50余件。
  王庆明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