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3版
发布日期:
花滑将禁止17岁以下选手参赛
未来在成年组赛场看不到“K宝”瓦利耶娃这样的小萌妹了
  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俄罗斯花滑“三套娃”成为了中国网友的宠儿,但对于这项运动而言,变革正在到来。日前举行的国际滑联会议,通过了提高花样滑冰选手参加成年赛事的最低年龄限制的提议,年龄底限将从如今的15岁上浮到17岁。这意味着,如15岁的“K宝”瓦利耶娃参加北京冬奥会这样的场景将成为历史。国际滑联认为,这一改变有利于保护青少年运动员。
  提高年龄下限得到支持
  为何选择提高参赛年龄的下限?在国际滑联看来,这是为了保护青少年运动员而做出的必要举动。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可以说是历史性的决定。”国际滑联主席扬·迪克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日前举行的国际滑联会议上,曾经获得过三枚冬奥会奖牌的加拿大花滑选手埃里克·拉德福德作为运动员代表进行了发言,他表示自己支持提高参赛年龄下限。“运动员生涯是短暂而紧张的,这一段不长的时间将会从生理、心理与情感上给运动员带来长远的影响,因此我希望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得到更多考虑。”
  避免年龄太小的运动员承受过多的训练比赛压力和心理压力,就是这一改革的出发点。“为了奖牌荣誉是否值得用青少年选手的健康去冒险?”拉德福德说。
  根据国际滑联运动员委员会此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支持提升参赛年龄下限至17岁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占比达到了86%。如今在会议的投票环节中,关于提高年龄下限的提议得到了100张赞成票,另有16票反对,2票弃权,大部分参会者都站在了支持的一方。
  而具体的实施将是循序渐进的——根据计划,2022-2023赛季的参赛年龄下限维持15岁不变,下一个赛季将提升至16岁,再下一个赛季开始提升至17岁。
  反兴奋剂或是动因之一和体操、跳水等体育项目一样,在花样滑冰尤其是女子花滑项目中,经常能够看到年龄很小的青少年选手登上顶级赛场并取得佳绩。
  这是因为在花滑中,更小的身体能够在技术比拼中占据一定优势,女选手的生长发育反而会成为“拖累”,如今提升参赛年龄下限,等于让这样的低龄选手优势遭到了打压。
  在接受采访时,25岁的美国花滑女将玛丽亚·贝尔就表示,提高参赛年龄下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助于延长女子花滑选手的运动寿命。
  “人们希望运动员可以真正有机会将这项运动当成一份职业,而不是一场只持续一年的短期旅程。”除了这方面的考量之外,业内人士的分析中,反兴奋剂也被认为是通过这一改革的原因之一。
  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就出现了年仅15岁的俄罗斯选手瓦利耶娃药检阳性的事件,最终瓦利耶娃被允许参加女单自由滑比赛,但发挥失常未能站上领奖台,她所参加的俄罗斯奥运队夺冠的团体项目颁奖仪式也被推迟。
  在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规章中,对于16岁以下的运动员实行的是一套不同的处理程序。此番国际滑联提升成年组参赛年龄下限,将让比赛中针对兴奋剂事件的处理方式更为一致。
  与此同时,国际滑联也希望通过这一改革,增强成年组运动员的“独立性”,减少因为年龄过小而受到教练或其他因素影响的可能性。
  业界依旧存在不同声音
  提高参赛年龄下限的提议已经获得通过,此举得到了业内大部分人的支持,但依然存在反对的声音。
  在日前的国际滑联会议上,就有来自以色列的代表提出,进行这样的规则改变,对于那些滑冰运动员人数较少的国家,会带来更大的冲击和影响。
  俄罗斯著名花滑教练塔拉索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我们国家有许多的男女青少年选手,他们(国际滑联)想要‘封锁’他们,所以只能靠这样把他们排除出比赛来达到目的。”事实上,在美国花滑界,同样有人对于这样的改革持保留意见。
  前花滑名将特洛伊·戈德斯坦就认为,自己虽然也支持提升参赛年
  龄下限,但是对于目前通过的计划表并不赞同。
  在他看来,应该在下一届冬奥会之后再将参赛年龄下限提升到17岁,否则会打乱各国的培养备战计划,不利于运动员的发展。尤其是对于需要长时间培养默契的双人滑项目,这样的改动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干扰。综合澎湃新闻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