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徽创新馆讲解员到安徽科技大市场公司成果转化事业部项目经理,陈淑媛始终服务于助推安徽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她说,愿将青春奉献于党,矢志不渝把人生理想融入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中,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科技创新服务第一线。
与服务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结缘
6月15日,记者见到陈淑媛时,她刚开完一个项目对接会,正参与策划最近一期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今天的会议内容只是馆里常态化体系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部分,我们的目标是力争‘线下月月有活动、线上天天有交易’。”今年26岁的陈淑媛,大学毕业后做过金融客服、当过机构老师,直到2019年1月,她加入尚处于建设之中的安徽创新馆这个大家庭,正式与服务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结下不解之缘。
安徽创新馆建设之初,陈淑媛跟随团队一起,辗转奔波于临时办公点和建设工地之间,开馆方案一遍遍改,展陈设计一遍遍过,入馆展品一遍遍筛,企业电话一遍遍打。最终,在2019年4月24日,安徽创新馆顺利开馆。
“场馆是崭新的,我的讲解经验也如同一张白纸。普通话不够标准,形体仪态不够端庄,每一次讲解就是一场‘历劫’。”陈淑媛说,为做好讲解工作,她坚持“内外兼修”,通过制定讲解日训制度、集中培训、专项考试、重点辅导等方式强化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通过建立常态化沟通对接、走访机制,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到大院大企大所调研学习、举办创新公开课、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等,不断提升讲解水平。
终于,从2021年5月份开始,陈淑媛迎来自己讲解员生涯的绽放时刻。她先后参与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安徽创新馆、2021中国(安徽)科交会等重大活动的筹备工作,受邀参与讲解“第十二届中博会”“第二届中东欧博览会”“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等重要展会,均出色完成相关工作。
助力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2021年底,陈淑媛通过遴选,进入安徽创新馆出资组建的安徽科技大市场公司工作。虽然角色在变,但初心始终未改。在压力与奋进中,她的工作实现从科技成果“展”到“转”的变换,她先后参与筹备中瑞生物免疫技术国际合作创新峰会、云谷创新园开园、“揭榜挂帅”、科技成果火炬直通车等重大活动,助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目前,以陈淑媛同志为代表的安徽创新馆青年“创新团队”,正投身于第二届中国(安徽)科交会筹备工作中,助力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作为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第一任团支部书记,陈淑媛在中心党组织的带领下,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加强团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打造“创新手拉手”公益科普活动,开设“创新公开课”,为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打造科技创新的“盛宴”。同时,还开展“四进三就地”特色品牌活动,走访调研高校院所、高新企业20余次,促进科技成果就地交易、转化、应用。在2022年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共青团中央授予457人(含追授3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陈淑媛位列其中。
陈淑媛用青春芳华和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90后”团员青年忠诚奋进、矢志创新的拼搏精神。作为安徽创新馆首批十名青年员工的一员,陈淑媛的成长历程,也是安徽创新馆逐渐成长壮大的生动写照。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殷志强